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农户 | 第14页 |
·农户行为 | 第14页 |
·农户经济行为 | 第14-15页 |
·农户的防灾减灾经济行为 | 第15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农户行为理论 | 第15-16页 |
·农户行为实证研究 | 第16-17页 |
·政府的防灾减灾行为 | 第17-19页 |
·政府工程防灾减灾行为 | 第17-18页 |
·政府非工程防灾减灾行为 | 第18-19页 |
·农户的防灾减灾行为 | 第19页 |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农户的防灾减灾经济行为 | 第20页 |
·农户防灾减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页 |
·对策建议 | 第20-21页 |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2-23页 |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3页 |
·行为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理性小农理论 | 第23-24页 |
·灾害风险管理 | 第24-25页 |
3 西南民族贫困地区自然灾害概况 | 第25-34页 |
·样本地基本情况 | 第25-31页 |
·自然条件 | 第25-30页 |
·经济条件 | 第30页 |
·社会条件 | 第30-31页 |
·研究区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 第31-34页 |
·干旱 | 第31-32页 |
·洪涝 | 第32-33页 |
·低温冷冻害 | 第33-34页 |
·地质灾害 | 第34页 |
4 农户防灾减灾的经济行为及形成机理 | 第34-39页 |
·农户防灾减灾的经济行为 | 第34-38页 |
·工程防灾减灾经济行为 | 第34-36页 |
·非工程防灾减灾经济行为 | 第36-38页 |
·农户防灾减灾经济行为的形成机理 | 第38-39页 |
5 农户防灾减灾经济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9-49页 |
·数据来源和样本描述 | 第40-43页 |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样本特征描述 | 第40-41页 |
·样本描述 | 第41-43页 |
·农户防灾减灾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3-49页 |
·实证结果 | 第43-45页 |
·实证分析 | 第45-49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规避自然灾害的严重损失是农户采取防灾减灾经济行为的动力 | 第49页 |
·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农户防灾减灾行为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 第49页 |
·丰富的社会资源是农户防灾减灾经济行为实施的重要支撑 | 第49-50页 |
·较高的经济防灾减灾意识是农户实施防灾减灾经济行为的基础 | 第50页 |
·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多途径多形式提高农户防灾减灾经济意识 | 第50-51页 |
·坚持走以发展特色避灾农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的道路,共促农户增收 | 第51页 |
·增强农户经济防灾减灾技能,提高农户防灾减灾能力 | 第51-52页 |
·发展农业灾害保险,确保农业损失防患于未然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