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果糖自氧化及其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 第10-12页 |
·果糖自氧化 | 第10页 |
·果糖自氧化与生理病理关系 | 第10-12页 |
·抗氧化剂对糖自氧化及其引起的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 第12-13页 |
·抗氧化剂及其抗氧化机制 | 第12页 |
·不同来源的抗氧化剂对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 第12-13页 |
·抗氧化剂评价方法 | 第13-18页 |
·基于紫外可见吸收检测的抗氧化剂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基于荧光检测的抗氧化剂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抗氧化剂评价方法 | 第17页 |
·其他评价抗氧化剂方法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果糖自氧化体系的建立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自由基生成体系的荧光表征 | 第21页 |
·果糖浓度对果糖自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21-22页 |
·pH 值对果糖自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22-23页 |
·温度对果糖自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23页 |
·苯甲酸钠浓度的选择 | 第23-24页 |
·铜离子浓度的选择 | 第24-25页 |
·中药标准品抗氧化能力评价 | 第25-27页 |
·果糖自氧化体系评价盐酸小檗碱和阿魏酸的抗氧化能力 | 第25-26页 |
·抗氧化机理研究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基于果糖自氧化体系的荧光法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 第29-34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果糖自氧化体系用 HPLC 法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甲醛的检测 | 第35-36页 |
·甲醛衍生化时间的考察 | 第36页 |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基于 DPPH 体系以紫外可见法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 第40-43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6 Trolox 自氧化及 Cu2+对其促氧化的机理研究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超氧阴离子生成的紫外可见表征 | 第44-45页 |
·羟自由基生成的荧光表征 | 第45-46页 |
·氧气在 Trolox 自氧化中的作用 | 第46页 |
·不同 pH 条件下铜离子对 Trolox 促氧化作用 | 第46-48页 |
·温度对 Trolox 自氧化的影响 | 第48-49页 |
·Trolox 自氧化和 Cu~(2+)促氧化的可能机理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9页 |
A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
C 附图 | 第60-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