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 | 第14-17页 |
·对中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提出问题 | 第17-19页 |
·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低 | 第17页 |
·无足够的养老保障制度法律支撑 | 第17-18页 |
·隐性债务巨大,空账问题突出 | 第18页 |
·多层次养老体系尚未完全成型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凯恩斯学说 | 第19-20页 |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 第20页 |
·马克思社会养老保障思想 | 第20-22页 |
·新自由主义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养老保障制度比较设计假设 | 第24-28页 |
·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比较 | 第24-25页 |
·养老金保障水平 | 第24页 |
·养老保障水平的特点 | 第24-25页 |
·养老保障制度比较 | 第25-26页 |
·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第25-26页 |
·养老保障制度的比较范围 | 第26页 |
·民主思想及政府行为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中美两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第28-40页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中国古代养老保障思想 | 第29页 |
·太平天国社会养老保障思想与社会实践 | 第29页 |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金制度 | 第29-30页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 第30-34页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第30-31页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 第31-33页 |
·政府雇员养老保险 | 第33页 |
·老年救助 | 第33-34页 |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4-36页 |
·自发分散的雇主养老金和州养老计划 | 第34-35页 |
·美国社会养老保障的建立与改革 | 第35-36页 |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第36页 |
·美国养老保障制度 | 第36-40页 |
·美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 | 第36-37页 |
·美国养老补充保障收入政策 | 第37-38页 |
·美国老年和残障健康保险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民主思想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及政府作用 | 第40-45页 |
·西方民主思想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西方民主思想的起源于发展 | 第40-41页 |
·西方民主思想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民主思想与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 第42-43页 |
·中美两国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中美养老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水平比较分析 | 第45-51页 |
·中美养老保障中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方式比较 | 第45-47页 |
·中美两国的养老保险金的征收方式 | 第45-46页 |
·中国养老保险半基金制与美国的现收现付制 | 第46-47页 |
·资金来源与管理方式比较 | 第47页 |
·中美养老保障的供给比较 | 第47-48页 |
·中美养老保障立法比较 | 第48页 |
·中美养老保障水平比较 | 第48-51页 |
·人口结构转变对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中美两国养老保障水平比较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51-54页 |
·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51-54页 |
·继续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 第51页 |
·加强养老金市场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 第51-52页 |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 第52-53页 |
·加大力度完善相关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 | 第53页 |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责任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