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频实现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2页 |
| ·Cloud-RAN 与 RRH | 第17-19页 |
|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多载波数字上变频的设计 | 第22-56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多载波 DUC 设计要求 | 第22-25页 |
| ·频谱模板要求 | 第23-24页 |
| ·邻道泄漏比 | 第24页 |
| ·误差向量幅度 | 第24-25页 |
| ·多载波 DUC 的 Simulink 设计 | 第25-47页 |
| ·滤波器设计 | 第25-45页 |
| ·频谱变换 | 第45-46页 |
| ·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 ·多载波 DUC 的 FPGA 实现 | 第47-55页 |
| ·滤波器组 | 第48-50页 |
| ·复混频器 | 第50-51页 |
| ·本振信号模块 | 第51-53页 |
| ·控制模块 | 第53-54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三章 多载波数字下变频的设计 | 第56-66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多载波 DDC 设计要求 | 第56-57页 |
| ·多载波 DDC 的 Simulink 设计 | 第57-61页 |
| ·频谱变换 | 第57-58页 |
| ·滤波器设计 | 第58-60页 |
| ·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 ·多载波 DDC 的 FPGA 实现 | 第61-65页 |
| ·混频器与本振信号模块 | 第62-63页 |
| ·滤波器组 | 第63-64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四章 多载波中频峰均比抑制技术设计 | 第66-81页 |
| ·引言 | 第66-67页 |
| ·多载波中频 CFR 设计要求 | 第67-68页 |
| ·多载波中频 CFR 的 Simulink 仿真 | 第68-73页 |
| ·仿真模型搭建 | 第69-70页 |
| ·关键模块分析 | 第70-71页 |
| ·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 ·多载波中频 CFR 的 FPGA 实现 | 第73-80页 |
| ·幅度相位提取模块 | 第74-76页 |
| ·限幅模块与噪声再生模块 | 第76-77页 |
| ·削峰处理模块 | 第77-78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硬件测试及性能 | 第81-87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硬件平台以及测试仪器 | 第81-83页 |
| ·测试方案 | 第83-86页 |
| ·硬件资源消耗 | 第83-84页 |
| ·多载波 DDC/DUC 测试结果 | 第84-85页 |
| ·多载波中频 CFR 测试结果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7-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7页 |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