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37页 |
1. 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生物制氢的类型 | 第16-19页 |
2. 莱茵衣藻制氢的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生理特征 | 第19-20页 |
·莱茵衣藻产氢代谢途径 | 第20-21页 |
·莱茵衣藻氢化酶的特性 | 第21-23页 |
·提高莱茵衣藻光合产氢的策略 | 第23-27页 |
3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7-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7页 |
第二章 优化的pH值可显著提高NaHSO_3作用下的莱茵衣藻光合产氢效率 | 第37-55页 |
摘要 | 第37-38页 |
1. 引言 | 第38-39页 |
2. 材料方法 | 第39-43页 |
·培养条件 | 第39页 |
·样品制备和NaHSO_3处理样品 | 第39-40页 |
·光合产氢的测定 | 第40页 |
·溶解氧的测定 | 第40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40-41页 |
·叶绿素 a 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42页 |
·光合放氧的测定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在NaHSO_3作用背景下,不同的初始 pH 对莱茵衣藻光合产氢速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在NaHSO_3处理条件下,最适pH 能够显著提高莱茵衣藻光合产氢 | 第44-45页 |
·在NaHSO_3作用背景下,最适 pH 相对较慢地建立厌氧环境却诱导更高的氢酶活性 | 第45-46页 |
·在NaHSO_3处理条件下,最适 pH 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残余电子源活性 | 第46-47页 |
·在NaHSO_3作用背景下,最适pH 增加了两条交替电子的传递速率 | 第47-49页 |
·在NaHSO_3处理条件下,最适pH 提高衣藻光合产氢的生理特征 | 第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ABSTRACT | 第54-55页 |
第三章 适当的光照强度对NaHSO_3提高莱茵衣藻光合产氢效率是必需的 | 第55-78页 |
摘要 | 第55-56页 |
1. 引言 | 第56-58页 |
2. 材料方法 | 第58-62页 |
·培养条件 | 第58-59页 |
·样品制备和NaHSO_3处理样品 | 第59页 |
·光合产氢的测定 | 第59页 |
·溶解氧的测定 | 第59-60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60页 |
·叶绿素 a 含量的测定 | 第60-61页 |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61页 |
·NaHSO_3光氧化的测定 | 第61-62页 |
·细胞粗提液的制备 | 第62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62-70页 |
·在NaHSO_3作用下,不同光照强度影响莱茵衣藻光合产氢积累量 | 第62-64页 |
·在NaHSO_3作用下,不同光照强度对溶解氧及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在NaHSO_3作用下,不同光照强度对莱茵衣藻光系统II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维持相对较高的光系统II活性能够有效提高莱茵衣藻的光合产氢效率 | 第66-67页 |
·NaHSO_3在莱茵衣藻中存在光氧化现象 | 第67-69页 |
·莱茵衣藻中不同光照强度对NaHSO_3光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69-70页 |
4.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ABSTRACT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