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原因 | 第10-12页 |
(一) 现实基础 | 第10-11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研究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策略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国家形象分为国家的本原形象和国家的认知形象 | 第20-21页 |
二、国家形象的建构性与影响国家形象构建的因素 | 第21-23页 |
三、国家形象建设的目的性与层次性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现状 | 第24-32页 |
一、中国国家形象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二、世界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以《纽约时报》为例 | 第26-28页 |
三、割裂的两种“中国形象”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当前国家形象塑造中出现的问题 | 第32-35页 |
一、尚未建立清晰明确的定位体系 | 第32页 |
二、传播理念的缺失与传播力的落后 | 第32-33页 |
三、仍需深化改革步伐,推动社会进步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新策略 | 第35-54页 |
一、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定位体系 | 第35-37页 |
(一) 中国国家形象所应涵盖的内容 | 第35-36页 |
(二) 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清晰定位 | 第36-37页 |
二、理解国际传播,建立完善的国家形象塑造机制 | 第37-40页 |
(一) 深化对国际传播的理解和认识 | 第37-38页 |
(二) 从观念和实践层面建立国家形象塑造机制 | 第38-40页 |
三、新时代和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 | 第40-44页 |
(一) 网络媒介的兴起 | 第40-41页 |
(二) 对我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启示 | 第41-44页 |
四、把握跨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塑造的有效性 | 第44-49页 |
(一) 跨文化传播理论及其在国家形象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44-45页 |
(二)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我们带来的启示 | 第45-48页 |
(三) 跨越文化障碍,进行有效的国家形象建设 | 第48-49页 |
五、提升危机处理能力,树立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 | 第49-51页 |
(一) 危机处理——影响政府舆论形象的重要因素 | 第49-50页 |
(二) 提升危机处理能力,构建良好的政府舆论形象 | 第50-51页 |
六、认真修炼“内功”----国家形象建设的基础和源泉 | 第51-54页 |
(一) 传播是手段,内在是基础 | 第51页 |
(二) 深化改革,坚持发展 | 第51-53页 |
(三)提升国民素质,加强素质教育建设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