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第11-15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分类 | 第13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点 | 第13-14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 | 第14-15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概述及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理想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 | 第15页 |
·层状锂钴氧化物(LiCoO_2) | 第15-17页 |
·层状锂镍氧化物(LiNiO_2) | 第17-18页 |
·锂锰氧化物(LiMnO_2/LiMn_2O_4) | 第18-20页 |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LiFePO_4 | 第20-21页 |
·多元协同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 | 第21-31页 |
·多元协同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的结构特性和反应机理 | 第22-23页 |
·多元协同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的制备方法 | 第23-27页 |
·多元协同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z)O_2的改性方法 | 第27-30页 |
·选题依据和工作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控制结晶共沉淀法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 | 第31-44页 |
·控制结晶共沉淀法机理的简单介绍 | 第31-33页 |
·实验 | 第33-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33-34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34-35页 |
·前驱体制备条件的初步探索 | 第35-40页 |
·溶液pH值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5-36页 |
·混合盐溶液进料速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反应温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9-40页 |
·烧结工艺的研究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超声雾化热分解法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 | 第44-57页 |
·喷雾热分解过程的简单介绍 | 第44-47页 |
·实验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实验试剂和设备 | 第47-48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48页 |
·前驱体制备条件的初步探索 | 第48-55页 |
·载流气体速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前驱体溶液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49-52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52-54页 |
·反应温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54-55页 |
·材料的烧结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