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无芒隐子草CsLEA基因克隆及其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植物逆境响应第11-12页
   ·晚期胚胎发育丰富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LEA蛋白的定位及性质第12-13页
     ·LEA蛋白的分类第13-14页
   ·LEA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调控第14-19页
     ·LEA基因的结构第14-15页
     ·LEA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5-19页
   ·无芒隐子草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9-20页
     ·无芒隐子草基础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第19-20页
     ·无芒隐子草抗逆相关基因的研究第20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3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植物材料第22页
     ·菌株、质粒第22页
     ·主要试剂第22-2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CsLEA全长基因的克隆第23-26页
     ·总RNA及DNA的提取第23页
     ·cDNA的合成第23-24页
     ·无芒隐子草LEA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第24-25页
     ·半定量RT-PCR分析第25页
     ·Realtime PCR第25-26页
     ·无芒隐子草LEA基因组DNA全长克隆及上游启动子克隆第26页
     ·CsLEA基因序列分析第26页
   ·CsLE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30页
     ·CsLE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引物设计第27页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第27页
     ·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反应第27-28页
     ·目的片段的电泳回收第28页
     ·连接反应第28页
     ·转化大肠杆菌第28-29页
     ·电击法转化根癌农杆菌第29-30页
   ·CsLEA基因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及阳性植株生物学检测第30-31页
     ·菌液的准备第30页
     ·浸染法转化拟南芥第30-31页
     ·CsLEA基因转化拟南芥T1代转化植株筛选第31页
     ·T2代转化植株的表型观察第31页
   ·转pBI121 rd29A::CsLEA基因阳性植株T2代的抗逆实验第31-33页
     ·盐胁迫实验第31页
     ·干旱胁迫实验第31页
     ·盆栽抗逆实验第31-33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33-52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9页
     ·CsLEA基因的生物学分析第33-35页
     ·无芒隐子草LE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35-37页
     ·无芒隐子草LEA蛋白质结构分析第37-39页
     ·CsLEA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第39-40页
     ·CsLE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0-45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阳性植株生物学检测第45-46页
     ·转pBI121 rd29A::CsLEA基因阳性植株T2代的抗逆实验第46-47页
     ·转pBI121 rd29A::CsLEA基因阳性植株T2代的盆栽抗逆实验第47-49页
   ·讨论第49-52页
     ·LEA基因第49页
     ·CsLE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50页
     ·CsLEA表达模式分析第50-51页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的胁迫实验分析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页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及其控制因子研究--以孤山川流域为例
下一篇:Endokinin A/B(C/D)与γ2-MSH-6-12类似物间的痛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