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6页 |
| 1.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分组方法 | 第17页 |
| 2.诊疗标准 | 第17-20页 |
| ·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9页 |
| ·观察项目 | 第19-20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电针组 | 第20-21页 |
| ·针刺组 | 第21页 |
| ·药物组 | 第21-22页 |
| 4.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22-23页 |
| 6. 不良反应 | 第23-24页 |
| 讨论 | 第24-35页 |
| 1.中国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第24-27页 |
| ·历代医家对偏头痛的认识 | 第24页 |
|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4-25页 |
| ·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概况 | 第25-27页 |
|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第27-31页 |
| ·偏头痛的概念及病因 | 第27页 |
|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第27-29页 |
| ·偏头痛治疗 | 第29-31页 |
| 3. 本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 ·电针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31页 |
| ·取穴依据 | 第31-32页 |
| ·对照组治疗方案的选择 | 第32页 |
| 4. 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32-33页 |
| 5. 本课题的特色与局限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Ⅰ | 第36-41页 |
| 综述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概况 | 第41-49页 |
| 参考文献Ⅱ | 第46-49页 |
| 头痛日记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