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的年龄生长、食性以及肌肉营养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7页 |
·中华沙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中华沙鳅的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中华沙鳅的生态需求和渔获量 | 第12页 |
·中华沙鳅的年龄和生长 | 第12-13页 |
·中华沙鳅的食性 | 第13页 |
·中华沙鳅的繁殖特性 | 第13页 |
·中华沙鳅的存在价值 | 第13-17页 |
·长江上游在我国淡水鱼类区系中的意义及其特点 | 第13-14页 |
·长江上游鱼类的生态类群 | 第14-15页 |
·中华沙鳅的经济价值 | 第15页 |
·长江上游鱼类的威胁因子 | 第15-17页 |
·鱼类生物学相关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 第17-22页 |
·鱼类食性的研究 | 第22-24页 |
·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中华沙鳅年龄与生长研究 | 第27-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样本来源 | 第27页 |
·材料及其处理 | 第27-28页 |
·计算公式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8页 |
·中华沙鳅年龄鉴定材料的形态 | 第29-31页 |
·中华沙鳅的年龄结构 | 第31页 |
·中华沙鳅的体长分布 | 第31-33页 |
·中华沙鳅的体重组成 | 第33-34页 |
·种群生长 | 第34-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长江合江段与江津段中华沙鳅的比较 | 第38-39页 |
·中华沙鳅的年龄鉴定 | 第39页 |
·中华沙鳅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中华沙鳅的食性研究 | 第41-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样本来源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5页 |
·中华沙鳅消化道的形态 | 第42页 |
·中华沙鳅食物组成和食物出现率 | 第42-43页 |
·中华沙鳅不同年龄个体的食物变化 | 第43-44页 |
·中华沙鳅不同性别个体的食性变化 | 第44页 |
·中华沙鳅的群体摄食强度 | 第44-45页 |
·中华沙鳅不同季节的摄食强度 | 第45页 |
·中华沙鳅性腺不同发育期的摄食强度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中华沙鳅的食性特点 | 第45-46页 |
·水域中底栖生物生长状况与中华沙鳅的关系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华沙鳅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 第47-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来源 | 第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8页 |
·结果 | 第48-53页 |
·含肉率 | 第48-49页 |
·一般营养成分 | 第49页 |
·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评定 | 第49-52页 |
·脂肪酸组成及分析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图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65页 |
发表论文 | 第65页 |
参与课题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