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税改革研究
| 目录 | 第1-6页 |
| Contents | 第6-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导论 | 第12-18页 |
|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 2 资源税概述 | 第18-22页 |
| ·资源税的概念与特点 | 第18-19页 |
| ·资源税概念 | 第18页 |
| ·资源税的特点 | 第18-19页 |
| ·资源税的作用 | 第19页 |
| ·资源税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租金理论 | 第19-20页 |
|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 | 第20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0-22页 |
| 3 我国资源税现状分析 | 第22-37页 |
| ·我国资源税制概况 | 第22-24页 |
| ·我国资源税制的建立 | 第22页 |
| ·我国资源税制的发展 | 第22-23页 |
| ·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 第23-24页 |
| ·现行资源税的计征方式 | 第24页 |
| ·我国资源税的收入规模和税负水平 | 第24-27页 |
| ·全国资源税收入规模 | 第24-25页 |
| ·西部资源丰富地区的资源税分析 | 第25-26页 |
| ·我国资源税税负水平概况 | 第26-27页 |
| ·我国资源税的税负水平企业个案分析—江铜集团 | 第27-32页 |
| ·江铜集团经营状况 | 第27-28页 |
| ·江铜集团资源类税费征收标准 | 第28页 |
| ·江铜集团资源税税负分析 | 第28-29页 |
| ·江铜集团下属武山铜矿公司资源税税负分析 | 第29-31页 |
| ·江铜集团综合分析 | 第31-32页 |
| ·现行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 ·征收范围狭窄 | 第32页 |
| ·税负过低 | 第32-35页 |
| ·矿产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重叠 | 第35-36页 |
| ·资源税收减免政策不合理 | 第36-37页 |
| 4 国外资源税经验借鉴 | 第37-52页 |
| ·外国资源税制简介 | 第37-44页 |
| ·美国的资源税制 | 第37-40页 |
| ·俄罗斯的资源税制 | 第40-42页 |
| ·澳大利亚的资源税制 | 第42-44页 |
| ·智利的资源税制 | 第44页 |
| ·国外矿产公司资源税个案分析—FCX 集团 | 第44-48页 |
| ·FCX 集团经营概况 | 第44-45页 |
| ·FCX 集团资源税情况 | 第45-47页 |
| ·FCX 集团的环境保护责任 | 第47-48页 |
| ·FCX 集团与江铜集团的对比 | 第48页 |
| ·国外资源税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2页 |
| ·征税宗旨 | 第49页 |
| ·征税范围 | 第49页 |
| ·征税方式 | 第49-50页 |
| ·资源税税负 | 第50页 |
| ·税收激励 | 第50-51页 |
| ·收入分享 | 第51-52页 |
| 5 完善我国资源税制对策与建议 | 第52-62页 |
| ·扩大征收范围 | 第52-53页 |
| ·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 | 第53-57页 |
| ·改革计征方式 | 第53-54页 |
| ·提高税率水平 | 第54-55页 |
| ·规范税收优惠 | 第55页 |
| ·提高征管效率 | 第55-56页 |
| ·改变收入分享模式 | 第56-57页 |
| ·其他配套措施 | 第57-58页 |
| ·建立矿权市场化制度和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 第57页 |
| ·资源税费合并 | 第57-58页 |
| ·资源开采后的环境治理 | 第58页 |
| ·我国资源税改革过渡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 | 第58-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