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0 导论 | 第11-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3页 |
·论文创新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1 企业慈善捐赠的法理分析 | 第15-25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特征与分类 | 第15-17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分类 | 第16-17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企业公民理论 | 第17页 |
·战略慈善理论 | 第17-18页 |
·利益同一理论 | 第18-19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法律性质 | 第19-20页 |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是一种合同法律行为 | 第19页 |
·企业慈善捐赠是一种企业行为 | 第19-20页 |
·企业慈善捐赠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 | 第20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法律关系 | 第20-25页 |
·企业慈善捐赠制度的法律关系主体 | 第20-21页 |
·企业慈善捐赠制度的法律关系客体 | 第21-23页 |
·企业慈善捐赠的法律关系内容 | 第23-25页 |
2 国外企业慈善捐赠法律制度评析 | 第25-32页 |
·企业慈善捐赠模式的比较 | 第25-28页 |
·自利模式 | 第25-26页 |
·利他模式 | 第26-27页 |
·互利模式 | 第27-28页 |
·法律规范之分析 | 第28-32页 |
·激励性法律规范 | 第28-29页 |
·约束性法律规范 | 第29-30页 |
·慈善组织的法律规范 | 第30-32页 |
3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法律主要现状及问题 | 第32-38页 |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现实 | 第32-33页 |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主要法律规定 | 第33-34页 |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34-38页 |
·受赠主体利益保护不够 | 第34-35页 |
·捐赠财产规范不够 | 第35页 |
·税收激励机制不合理 | 第35-36页 |
·慈善组织立法不健全 | 第36-37页 |
·监管体制不明确 | 第37-38页 |
4 完善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8-47页 |
·扩大并明晰慈善受赠主体的范围 | 第38-39页 |
·明确企业慈善捐赠财产范围及权限 | 第39-42页 |
·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决策权和撤销权进行明确界定 | 第39-40页 |
·对企业慈善捐赠的资产金额进行合理的限制 | 第40-41页 |
·扩大企业慈善捐赠财产类型 | 第41-42页 |
·建立企业慈善捐赠估价及结转机制 | 第42-44页 |
·建立合理的非货币性慈善捐赠估价制度 | 第42-43页 |
·建立较大捐赠额向后结转的法律制度 | 第43-44页 |
·建立完整的企业慈善捐赠组织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完善的企业慈善捐赠基金会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完整的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 | 第45页 |
·建立企业慈善捐赠责任追究监管制度 | 第45-47页 |
·完善企业慈善捐赠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 第46页 |
·规范和完善企业慈善捐赠财务监管制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