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川西理塘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项目资助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遥感技术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国内外进展 | 第14-18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20-23页 |
|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演化历史 | 第20-21页 |
| ·区域地震活动性 | 第21-22页 |
| ·断裂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数据准备与处理 | 第23-31页 |
| ·数据源 | 第23-26页 |
| ·遥感影像 | 第23-25页 |
| ·DEM数据 | 第25-26页 |
| ·地震及震源机制解数据 | 第26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6-31页 |
| ·几何校正 | 第26-27页 |
| ·假彩色合成 | 第27-29页 |
| ·图像融合 | 第29页 |
| ·图像镶嵌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 | 第31-35页 |
| ·线性标志 | 第31页 |
| ·垂直错动标志 | 第31-33页 |
| ·水平错动标志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理塘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与综合研究 | 第35-51页 |
| ·断裂带的几何结构 | 第35-36页 |
| ·断裂的分段性及分段运动性 | 第36-48页 |
| ·卡贡断裂(F1) | 第36-38页 |
| ·章德断裂(F2) | 第38-40页 |
| ·毛垭坝断裂(F3) | 第40-42页 |
| ·理塘-德巫断裂(F4) | 第42-48页 |
| ·讨论 | 第48-51页 |
| ·断裂带的几何展布 | 第48-49页 |
| ·断裂带的活动性 | 第49-50页 |
| ·断裂与第四纪盆地的关系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8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