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演进——诠释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观念性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1章:"学院艺术"的由来 | 第9-13页 |
·学院艺术的传统背景 | 第9页 |
·写实绘画来到中国 | 第9-10页 |
·新学院写实绘画产生的背景 | 第10-13页 |
第2章: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的生成 | 第13-16页 |
·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自然发生 | 第13-14页 |
·有学习而来——图像学的沿袭 | 第14-16页 |
第3章: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的形式分析 | 第16-20页 |
·从视觉到形式到观念的转化 | 第16-18页 |
·中国写实绘画的观念形态 | 第18-20页 |
第4章 中国新学院写实绘画观念性的个案探析 | 第20-29页 |
·暗示性绘画——刘晓东 | 第20-22页 |
·生命律动、内蕴的性意识——罗中立 | 第22-23页 |
·"具象"和"抽象"并置——许江 | 第23-25页 |
·逼真创造恍惚、记忆溶入现实——郭润文 | 第25-26页 |
·非具象化的的哲理性思考——韦尔申 | 第26-29页 |
第5章 对新学院写实绘画的评价 | 第29-31页 |
·新学院写实绘画在当代的生存状态 | 第29页 |
·新学院写实绘画在当代的存在意义 | 第29-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作品参展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