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实验空气动力学论文

高超声速内外流动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高超声速流动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11-14页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现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2页
     ·实验研究进展第15-18页
     ·理论研究进展第18-19页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19-20页
     ·流动控制方法研究概况第20-2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数值方法第24-34页
   ·高超声速实验设备第24-26页
   ·流动显示技术第26-28页
   ·压力、热流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第28-31页
   ·数值模拟方法第31-34页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自适应有限体积程序—VAS2D第32-33页
     ·FLUENT软件简介第33-34页
第3章 二维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与流动控制第34-89页
   ·概述第34页
   ·二维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34-45页
     ·平板-尖劈构型第35-37页
     ·平板-压缩拐角构型第37-45页
   ·吹除控制斜激波/平板边界层相互作用第45-74页
     ·吹除气体射流总压对吹除控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1-59页
     ·吹除气体射流总温对吹除控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第59-63页
     ·吹除气体射流组分对吹除控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第63-74页
   ·二维顶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74-79页
     ·两级压缩二维顶压式进气道内部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74-77页
     ·针对两级压缩面交界位置的流动分离的控制措施第77-79页
   ·二维顶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唇口位置激波导致边界层分离的抽吸控制第79-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4章 三维构型与三面压缩进气道内部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89-115页
   ·针对近壁面流动特征的流动显示方法第89-93页
   ·流谱分析与三维流动中壁面分离的判别第93-97页
   ·斜掠激波与平板边界层相互作用第97-108页
     ·流动显示方法观测近壁面流场特征第97-100页
     ·数值模拟方法检验第100-102页
     ·壁面压力与热流测量:实验与数值模拟对照第102-104页
     ·数值模拟得到的其他流场信息第104-108页
   ·三面压缩进气道流场结构与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108-114页
     ·三面压缩进气道内流动结构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第108-113页
     ·三面压缩进气道内部流动分离的抽吸控制第113-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5章 激波/激波相互作用第115-122页
   ·二维激波/激波相互作用第115-118页
   ·三维激波/激波相互作用第118-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2-125页
   ·本文主要结论与工作展望第122-124页
   ·本文主要特色与创新点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的研究成果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脆性材料钻孔爆炸致裂机理研究
下一篇:苯并噁二唑荧光探针和荧光DNA传感器用于汞铜铅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