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立题依据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创新 | 第11页 |
·主要内容及结构图 | 第11-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结构图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背景 | 第14页 |
·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概述 | 第15-17页 |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背景 | 第15-16页 |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 第17页 |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7-19页 |
·流域与流域经济的概述 | 第18页 |
·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流域经济相关文献回顾 | 第19页 |
第三章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9-28页 |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过程 | 第19-21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19-20页 |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依据 | 第20页 |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 第20-21页 |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第21页 |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 第21页 |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实证分析 | 第21-27页 |
·黑河流域近6年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黑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28-34页 |
·黑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过程 | 第28-30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8页 |
·黑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依据 | 第28页 |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第29页 |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 第29-30页 |
·黑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第30-33页 |
·黑河流域近6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耦合分析 | 第34-43页 |
·耦合模型及经济含义 | 第34-36页 |
·耦合模型 | 第34-35页 |
·经济含义 | 第35-36页 |
·耦合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态势分析 | 第40-42页 |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度预测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