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22页 |
| ·N_2O 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22-27页 |
| ·废物管理活动中 N_2O 产生与排放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3-41页 |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3-36页 |
|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 ·实验设计 | 第36-38页 |
| ·实验装置 | 第36-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主要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 ·垃圾渗滤液指标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 ·N_2O 气体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 第3章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及 N_2O 气体变化特性研究 | 第41-64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特性 | 第41-56页 |
| ·渗滤液 pH 变化趋势 | 第41-42页 |
| ·渗滤液 DO、ORP 变化趋势 | 第42-45页 |
| ·渗滤液 COD、VFA 及碱度变化趋势 | 第45-47页 |
| ·渗滤液 NH_4~+-N、TKN、有机氮及 TN 变化趋势 | 第47-49页 |
| ·渗滤液 NO_2~--N、NO_3~--N 变化趋势 | 第49-52页 |
| ·渗滤液 TP 变化趋势 | 第52-53页 |
| ·渗滤液 Cl-、SO_4~(2-)及 SO_4~(2-)/Cl-、COD/TN 变化趋势 | 第53-56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内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56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N_2O 产生规律 | 第56-59页 |
|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N_2O 气体产生特性 | 第56-57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N_2O 气体产生特性 | 第57-59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内氮素形态转化特性 | 第59-62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初期氮素转化特性 | 第59-60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期氮素转化特性 | 第60-61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后期氮素转化特性 | 第61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末期氮素转化特性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4章 N_2O 产生影响因素、产生机制及减量化措施 | 第64-87页 |
| ·N_2O 产生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81页 |
|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N_2O 产生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7页 |
| ·准好氧柱 N_2O 产生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9页 |
|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周期内 N_2O 变化规律 | 第79-81页 |
| ·N_2O 产生机制分析 | 第81-83页 |
| ·硝化过程 N_2O 产生机制探讨 | 第81-82页 |
| ·反硝化过程 N_2O 产生机制探讨 | 第82-83页 |
| ·反硝化过程充当“N_2O 汇”的机制探讨 | 第83页 |
| ·N_2O 减量化策略 | 第83-86页 |
| ·调节渗滤液水质 | 第83-84页 |
| ·优化操作条件 | 第84-85页 |
| ·调控微生物种群结构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建议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