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活性炭基脱硫剂制备与再生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课题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第14-23页
     ·氧化法第16-21页
     ·吸收法第21-22页
     ·吸附法第22-23页
     ·脱硫方法小结第23页
   ·活性炭基脱硫技术研究进展第23-27页
     ·活性炭脱硫的机理第24页
     ·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脱硫剂再生方法的研究第26-27页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7-29页
     ·本课题的来源第27页
     ·研究意义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活性炭性能表征分析第29-40页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定第29-31页
     ·测定原理及依据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步骤第30-31页
   ·饱和硫容和穿透硫容的测定第31-35页
     ·测定原理第31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31-32页
     ·实验装置及流程第32-33页
     ·硫化氢浓度的测定第33-34页
     ·饱和硫容和穿透硫容的测定第34-35页
   ·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分析(SEM-EDS)第35-36页
     ·测定原理第35页
     ·实验仪器第35页
     ·实验步骤第35-36页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6-37页
     ·测定原理第36页
     ·实验仪器第36页
     ·实验步骤第36-37页
   ·X 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第37页
     ·测定原理第37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步骤第37页
   ·pH 的测定第37-38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8页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38页
   ·灰分测定第38-40页
     ·测定原理及依据第38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8页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38-40页
第三章 负载 NaOH/CuPc 活性炭基脱硫剂对 H2S 的脱除性能研究第40-51页
   ·引言第40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0-41页
   ·脱硫剂的制备第4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单一负载对饱和硫容的影响第41-43页
     ·单一负载对穿透硫容的影响第43-44页
     ·同时负载对饱和硫容的影响第44-45页
     ·同时负载对穿透硫容的影响第45-47页
     ·脱硫剂孔结构的影响第47页
     ·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结果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负载 Fe/Zn 活性炭基脱硫剂对 H2S 的脱除性能研究第51-59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1页
   ·脱硫剂的制备第51-5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不同焙烧温度对饱和硫容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负载量对饱和硫容的影响第53-54页
     ·脱硫剂穿透硫容的评价第54-55页
     ·脱硫剂 BET 及孔结构表征第55-56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6-57页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研究第59-65页
   ·引言第59-60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0页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60-61页
     ·活性炭再生实验与硫泡沫的制备第60页
     ·络合铁法制备硫泡沫第60-61页
   ·实验结论第61-64页
     ·沉降剂 A 添加量对硫泡沫沉降的影响第61-62页
     ·溶液 pH 值对硫泡沫沉降的影响第62-63页
     ·络合铁试剂制备硫泡沫聚沉效果第63页
     ·再生活性炭的性能评价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中5-甲基水杨酸和对甲酚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沼气产率的预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