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

鄂尔多斯沙漠高原大克泊湖淖潜流带水动力交换与水化学演化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潜流带研究现状第12-14页
     ·潜流带定义第14页
     ·潜流带水动力特征研究现状第14-17页
     ·潜流带孔隙水水化学特征研究现状第17-18页
     ·潜流带边界确定研究现状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9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5页
     ·地理位置第21页
     ·地形地貌第21-23页
     ·气象第23-24页
     ·水文第24-25页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25页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第25-29页
     ·地质概况第25-26页
     ·水文地质概况第26-29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第29-45页
   ·野外工作第29-33页
     ·监测断面第29页
     ·监测井群第29-32页
     ·水位和温度自记仪的安装第32-33页
     ·样品采集第33页
   ·样品测试第33-45页
     ·样品测试指标及方法第33-34页
     ·样品测试结果第34-45页
第4章 大克泊湖潜流带介质特征第45-52页
   ·沉积物结构特征第45-47页
     ·地形第45页
     ·沉积物粒度及岩性第45-47页
     ·渗透系数第47页
   ·沉积物中物质组分分布特征第47-51页
     ·总有机碳(TOC)含量第47-48页
     ·沉积物可溶盐含量及反应性矿物种类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潜流带水动力交换特征第52-72页
   ·水动力学方法第52-55页
     ·达西定律第52页
     ·水位动态数据第52-53页
     ·沉积物渗透系数第53页
     ·渗流速度的计算第53-55页
   ·温度示踪法第55-64页
     ·温度示踪理论第56页
     ·温度示踪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及优势第56-57页
     ·热量运移模型第57-59页
     ·温度示踪渗流速度计算方法——波动振幅衰减法第59-62页
     ·渗流速度的计算第62-64页
     ·水动力学方法与温度示踪法计算结果对比第64页
   ·同位素示踪法第64-69页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第64-65页
     ·孔隙水混合比例计算公式第65页
     ·孔隙水混合比例计算第65-69页
   ·大克泊湖潜流带水动力交换作用带划分第69页
   ·水动力交换特征方法讨论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大克泊湖淖潜流带水化学演化特征第72-89页
   ·潜流带环境指标和化学指标空间分布特征第72-80页
     ·潜流带环境参量分布特征第72-76页
     ·潜流带孔隙水 TDS 和常见离子分布特征第76-78页
     ·潜流带孔隙水中硫化物含量分布特征第78-79页
     ·潜流带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第79-80页
   ·大克泊湖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带的划分第80-82页
   ·潜流带孔隙水化学形成的主要作用第82-87页
     ·混合作用第82-83页
     ·溶滤作用第83-85页
     ·蒸发浓缩作用第85-86页
     ·氧化还原作用第86页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7章 结论及建议第89-91页
   ·结论第89-90页
   ·建议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作者简介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杏树岗油田北部杏一~二区东部葡Ⅰ1~3油组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下一篇:安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防治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