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方山沉积砾石层中玛瑙雨花石矿物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雨花石与玛瑙简介 | 第12-15页 |
| ·雨花石的定义与分类 | 第12页 |
| ·玛瑙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玛瑙定义与分类 | 第12-13页 |
| ·玛瑙的矿物组成 | 第13-14页 |
| ·玛瑙的成因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5-20页 |
| ·六合方山 | 第15-16页 |
| ·交通位置与岩体特征 | 第15-16页 |
| ·火山作用历史 | 第16页 |
| ·雨花台组砾石层 | 第16-20页 |
| ·分布状况与岩性特征 | 第16-17页 |
| ·研究历史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 | 第20-30页 |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20-24页 |
| ·白色条带红色玛瑙 | 第20-21页 |
| ·条带状灰色玛瑙 | 第21-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扫描电镜 | 第24-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 ·背散射图像与能谱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 ·原子力显微镜 | 第27-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实验结果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矿物与化学组分 | 第30-43页 |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30-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原位激光拉曼光谱 | 第33-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样品测试点位描述 | 第33-35页 |
| ·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39-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 ·探针点位描述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3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3-51页 |
| ·六合玛瑙雨花石来源 | 第43-44页 |
| ·是否为原地生成? | 第43页 |
| ·形成于火山环境或者沉积环境? | 第43-44页 |
| ·斜硅石 | 第44-46页 |
| ·成因 | 第44-45页 |
| ·成分与结构特征 | 第45页 |
| ·斜硅石中的水 | 第45-46页 |
| ·斜硅石在玛瑙中的分布 | 第46页 |
| ·玛瑙结晶过程 | 第46-50页 |
| ·玛瑙的结晶母相 | 第47页 |
| ·玛瑙环带的形成 | 第47-49页 |
| ·玛瑙的白色条带 | 第49页 |
| ·玛瑙的一般结晶过程 | 第49-50页 |
| ·灰色玛瑙中心的玉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资料 | 第5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