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综述1: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中医药对恶性肿瘤转移的认识 | 第10页 |
·恶性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和病理 | 第10-11页 |
·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 | 第11页 |
·实验对比 | 第11-13页 |
·单味中药的实验对比研究 | 第11-13页 |
·补益扶正类中药 | 第11-12页 |
·活血化瘀类中药 | 第12-13页 |
·中药复方的实验对比研究 | 第13页 |
·临床疗效 | 第13-1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7页 |
综述2: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干细胞(SC)、肿瘤干细胞(CSC)以及肿瘤转移干细胞(MCSC)的概念和特征 | 第17-18页 |
·干细胞(SC) | 第17页 |
·肿瘤干细胞(CSC) | 第17-18页 |
·肿瘤转移干细胞(MCSC) | 第18页 |
·肿瘤干细胞(CSC)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20页 |
·自我更新能力 | 第18页 |
·高致瘤性 | 第18页 |
·分化及增生潜能 | 第18-19页 |
·耐药性 | 第19-20页 |
·肿瘤干细胞与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 | 第20-23页 |
·有关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的学说 | 第20页 |
·“解剖和机械”学说(anatomical-mechanical hypothesis) | 第20页 |
·“种子和土壤”学说(seed-soil hypothesis) | 第20页 |
·恶性肿瘤转移灶的形成过程 | 第20-21页 |
·肿瘤干细胞(CSC)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相关机制 | 第21-23页 |
·上皮-间质转化(EMT) | 第21-22页 |
·趋化因子(chemokines)的表达 | 第22页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第22-23页 |
·微环境 | 第23页 |
·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 | 第23-24页 |
·展望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1、恶性肿瘤转移的中医认识 | 第27-34页 |
·古代文献中对于恶性肿瘤发生和转移的记载 | 第27-28页 |
·有关恶性肿瘤转移的假说 | 第28-33页 |
·“癌毒传舍理论”假说 | 第28-29页 |
·“耗散病机理论”假说 | 第29-30页 |
·“痰毒流注病机理论”假说 | 第30-31页 |
·“治未病”——阻止“转移前环境”假说 | 第31页 |
·“内风”假说 | 第31-33页 |
·中医对癌毒传舍途径的认识 | 第33-34页 |
2、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思路 | 第34-38页 |
·树立整体观念,遵循“治未病”思想 | 第34页 |
·提倡综合辨证方法 | 第34页 |
·改变癌毒的特点 | 第34-35页 |
·减少体内癌毒的残存 | 第35页 |
·提高人体的正气或者抗癌能力 | 第35-36页 |
·改善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变化 | 第36页 |
·阻断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 第36-38页 |
3、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方法 | 第38-50页 |
·扶正培本法 | 第38-40页 |
·扶正培本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39页 |
·扶正培本类单味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39-40页 |
·扶正培本类复方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0页 |
·活血化瘀法 | 第40-41页 |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0-41页 |
·活血化瘀类单味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1页 |
·活血化瘀类复方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1页 |
·软坚散结法 | 第41-42页 |
·软坚散结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2页 |
·软坚散结类单味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2页 |
·软坚散结类复方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2页 |
·清热解毒法 | 第42-44页 |
·清热解毒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3页 |
·清热解毒类单味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3页 |
·清热解毒类复方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3-44页 |
·化湿利水法 | 第44-45页 |
·化湿利水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4页 |
·化湿利水类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4-45页 |
·温通降浊法 | 第45页 |
·温通降浊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5页 |
·温通降浊类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5页 |
·祛风法 | 第45-46页 |
·祛风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6页 |
·祛风类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6页 |
·固摄收敛法 | 第46-48页 |
·固摄收敛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机理 | 第47页 |
·固摄收敛类中药抗转移的研究 | 第47-48页 |
·导师胡凯文教授的经验总结 | 第48-50页 |
4、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