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20页 |
Abstract | 第20-25页 |
1 引言 | 第25-3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9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9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9-34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9-31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31-34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4-37页 |
·论文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2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基础理论 | 第37-4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7-38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内涵 | 第37页 |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内涵 | 第37-38页 |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定位及特征 | 第38-46页 |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性质和定位 | 第38-40页 |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服务特点 | 第40-42页 |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风险特征 | 第42-46页 |
3 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 | 第46-56页 |
·黑龙江省新农合整体发展状况及问题 | 第46-50页 |
·黑龙江省新农合整体发展状况 | 第46-49页 |
·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必要性分析 | 第50-56页 |
·有利于新农合保障水平的提高 | 第51-52页 |
·有利于控制运行风险 | 第52-53页 |
·有效应对未来社会保险支付危机 | 第53-56页 |
4 我国大病保险试点地区的实践 | 第56-63页 |
·湛江模式的实践 | 第57-59页 |
·主要做法 | 第57-59页 |
·取得成就 | 第59页 |
·太仓模式的实践 | 第59-63页 |
·主要做法 | 第60-61页 |
·主要成就 | 第61-63页 |
5 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模式分析 | 第63-87页 |
·黑龙江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筹资模式 | 第63-71页 |
·大病保险的筹资来源 | 第63-64页 |
·大病保险筹资水平的确定因素 | 第64-70页 |
·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 | 第70-71页 |
·黑龙江新农合大病保险的保障模式 | 第71-77页 |
·按医疗费用补偿模式 | 第71-73页 |
·按病种补偿模式 | 第73-76页 |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黑龙江省新农合大病保险的运营模式 | 第77-81页 |
·建立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平台 | 第77-79页 |
·专业化的承保管理体系 | 第79页 |
·专业化的医疗风险控制机制 | 第79-81页 |
·黑龙江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监管模式 | 第81-87页 |
·大病保险的定价监管 | 第81-83页 |
·大病保险的准入退出监管 | 第83-84页 |
·大病保险的财务监管 | 第84-87页 |
6 黑龙江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发展对策建议 | 第87-95页 |
·建立合理筹资机制 | 第87-88页 |
·以专业服务强化医疗保障体系 | 第88-92页 |
·完善医保结算及核算制度 | 第88页 |
·加强承办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 | 第88-89页 |
·推行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一体化管理 | 第89-90页 |
·开展大病保险的医疗创新 | 第90-91页 |
·强化对医疗机构风险和医疗费用的管控 | 第91-92页 |
·多方位推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92-95页 |
·加大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 | 第92页 |
·减免征收保险保障基金和监管费 | 第92-93页 |
·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监管 | 第93-94页 |
·开发对接信息系统,完善运营管理平台 | 第94-95页 |
7 结论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