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 ·底层框架抗震墙柱梁楼梯整体抗震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底层框墙砌体房屋抗震防线问题综述 | 第17-23页 |
| ·抗震防线的概述 | 第17-18页 |
| ·多道抗震防线的意义 | 第17页 |
| ·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 ·多道抗震防线的选取顺序 | 第18页 |
| ·底层框架抗震墙柱梁砌体的抗震防线震害特点与抗震措施 | 第18-19页 |
| ·底层抗震墙的抗震设防 | 第18页 |
| ·底层梁、柱的抗震设防 | 第18-19页 |
| ·上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设防 | 第19页 |
| ·楼梯间抗震设防的研究 | 第19-22页 |
| ·楼梯组成形式 | 第19-20页 |
| ·楼梯的破坏形式 | 第20-21页 |
| ·楼梯抗震设计要求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回顾 | 第23-29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23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23-24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 ·静力弹塑性性能点的选取 | 第25-27页 |
| ·Sap2000软件静力非线性分析与抗震防线研究原理 | 第27-28页 |
| ·Sap2000简介 | 第27页 |
| ·Sap2000模型建立原理 | 第27-28页 |
| ·Sap2000抗震防线分析原理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模型建立 | 第29-37页 |
| ·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29-30页 |
| ·PKPM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 第30-32页 |
| ·Sap2000中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 ·主体的模拟 | 第32页 |
| ·楼梯的模拟 | 第32-33页 |
| ·墙体的模拟办法 | 第33-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Push-over数据结果抗震防线分析 | 第37-55页 |
| ·三种模型的推覆结果抗震防线分析 | 第37-48页 |
| ·底层框架模型(M1)抗震防线分析 | 第38-41页 |
| ·底层框架-抗震墙模型(M2)抗震防线分析 | 第41-44页 |
| ·底层框架-抗震墙-楼梯模型(M3)抗震防线分析 | 第44-48页 |
| ·楼梯间的抗震防线问题 | 第48-53页 |
| ·楼梯间塑性铰的出现 | 第48-51页 |
| ·梯板的破坏 | 第51-52页 |
| ·楼梯柱的破坏 | 第52-53页 |
| ·楼梯梁的破坏 | 第53页 |
| ·底框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多道抗震防线控制的建议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