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法危险增加通知义务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基本理论 | 第12-22页 |
(一)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12-17页 |
1. 最大诚信原则 | 第12-13页 |
2. 对价平衡原则 | 第13-15页 |
3. 情事变更原则 | 第15-17页 |
(二)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属性 | 第17-20页 |
1. 法定义务 | 第17-18页 |
2. 不真正义务 | 第18-20页 |
(三)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适用范围 | 第20-22页 |
二、危险增加的认定及类型化 | 第22-33页 |
(一) 危险增加的认定 | 第22-28页 |
1. 危险增加的涵义及构成要件 | 第22-26页 |
2.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除外情形 | 第26-28页 |
(二) 危险增加的类型化 | 第28-33页 |
1. 我国危险增加类型化的必要性 | 第29页 |
2. 主观危险增加与客观危险增加 | 第29-31页 |
3. 约定危险增加与法定危险增加 | 第31-33页 |
三、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履行 | 第33-49页 |
(一) 履行主体 | 第33-37页 |
1. 被保险人 | 第33-34页 |
2. 投保人 | 第34-35页 |
3. 受益人 | 第35-36页 |
4. 其他保险合同相关人员 | 第36-37页 |
(二)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履行期间和履行方式 | 第37-40页 |
1. 履行期间 | 第37-38页 |
2. 履行方式 | 第38-40页 |
(三)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适当履行的法律效果 | 第40-46页 |
1. 立法例 | 第40页 |
2. 保险人的选择权 | 第40-42页 |
3. 保险人的解除权 | 第42-44页 |
4. 主、客观危险增加不同的法律效果 | 第44-46页 |
(四) 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怠于履行的法律后果 | 第46-49页 |
1. 保险事故发生之前怠于履行的法律效果 | 第46-47页 |
2. 保险事故发生之后怠于履行的法律效果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