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说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第12-15页 |
一、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 第12-13页 |
二、 刑事和解与调解 | 第13-14页 |
三、 刑事和解与“私了” | 第14-15页 |
四、 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 | 第15页 |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特征 | 第15-17页 |
一、 处罚上的轻缓性 | 第16页 |
二、 多方的参与性 | 第16-17页 |
三、 双方的协商性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和价值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 | 第19-20页 |
一、 恢复功能 | 第19-20页 |
二、 预防功能 | 第20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 | 第20-22页 |
一、 公正价值 | 第21-22页 |
二、 效率价值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及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在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中的发展 | 第24-26页 |
一、 加拿大的司法实践 | 第24页 |
二、 美国的司法实践 | 第24-25页 |
三、 英国的司法实践 | 第25页 |
四、 法国的司法实践 | 第25-26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 | 第26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1-38页 |
第一节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一、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保护刑事被害人利益的需要 | 第31页 |
二、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实现加害人再社会化的需要 | 第31-32页 |
三、 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36页 |
一、 文化基础 | 第33-34页 |
二、 政策基础 | 第34-35页 |
三、 制度基础 | 第35-36页 |
四、 实践基础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设想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完善刑事立法 | 第38-39页 |
一、 刑法的规定 | 第38-39页 |
二、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第39页 |
第二节 司法上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9-44页 |
一、 刑事和解的案件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二、 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 | 第40-41页 |
三、 刑事和解案件的适用阶段 | 第41-42页 |
四、 刑事和解的保障机制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