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炉炉前设备改造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的来源及要求 | 第8-9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课题要求 | 第8-9页 |
| ·国内高炉炉前设备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 ·泥炮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 ·开口机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梅钢现有炉前设备系统的使用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高炉液压与气动系统使用现状比较 | 第12-13页 |
| ·炉前技术进步的主流发展方向 | 第13-15页 |
| 2 高炉炉前液压设备设计改造的总体思路 | 第15-24页 |
| ·采用液压开口机凿岩机目的和要求 | 第15页 |
| ·现有凿岩机系统升级的总体设计思路 | 第15-17页 |
| ·采用液压凿岩机液压应具有的功能 | 第15页 |
| ·高炉炉前设备的设计改造范围 | 第15-17页 |
| ·凿岩机全液压系统的运用 | 第17页 |
| ·炉前开口机的选择 | 第17-23页 |
| ·工艺参数需满足的条件 | 第17页 |
| ·液压开口机的选择 | 第17-18页 |
| ·选定液压开口机参数介绍 | 第18页 |
| ·液压给进马达 | 第18-19页 |
| ·CHY2000型液压开口机介绍 | 第19-23页 |
| ·液压凿岩机与开口机大梁及铁口的匹配 | 第23-24页 |
| ·液压凿岩机与开口机大梁的匹配 | 第23页 |
| ·液压站凿岩机与铁口的匹配 | 第23-24页 |
| 3 炉前液压系统设计 | 第24-40页 |
| ·液压凿岩机与开口机大梁及铁口的匹配 | 第24-29页 |
| ·炉前液压泵能力的匹配 | 第24-28页 |
| ·炉前液压热负荷能力的匹配 | 第28-29页 |
| ·炉前原有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第29-33页 |
| ·开口机旋转臂速度无法调节 | 第30-31页 |
| ·液压系统保压不良 | 第31-33页 |
| ·炉前液压原理图的设计 | 第33-37页 |
| ·炉前液压原理图的设计 | 第33-36页 |
| ·液压系统流量计算 | 第36-37页 |
| ·液压阀的选择 | 第37页 |
| ·炉前液压配管 | 第37-39页 |
| ·管道内径和壁厚理论计算 | 第37-38页 |
| ·管道尺寸和连接方式选用 | 第38-39页 |
| ·液压系统的综合匹配 | 第39-40页 |
| 4 炉前能源介质系统 | 第40-53页 |
| ·炉前能源介质控制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第40-51页 |
| ·梅钢高炉采用的能源介质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 ·炉前能源介质的选用 | 第41页 |
| ·炉前能源介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 ·YWH1000A水雾化动力系统介绍 | 第42-51页 |
| ·炉前能源介质控制系统的匹配 | 第51-53页 |
| ·压缩空气系统的匹配 | 第51页 |
| ·水系统的匹配 | 第51页 |
| ·稀油润滑系统的匹配 | 第51-52页 |
| ·干油润滑系统的匹配 | 第52-53页 |
| 5 操作使用工艺变化 | 第53-59页 |
| ·炉前操作总体介绍 | 第53-55页 |
| ·炉前总体布局 | 第53-54页 |
| ·炉前设备操作 | 第54-55页 |
| ·开口机凿岩机系统操作改变 | 第55-56页 |
| ·开口机小车进退动作的比较 | 第56页 |
| ·开口机凿岩机部分的比较 | 第56页 |
| ·开口机能介控制系统操作改变 | 第56-57页 |
| ·开口机总体操作系统改变 | 第57-58页 |
| ·原开口机操作步骤 | 第57页 |
| ·改造后开口机操作步骤 | 第57-58页 |
| ·改造后开口机操作的改变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成果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