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一体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1章 非监禁刑概述 | 第7-9页 |
·非监禁刑的含义 | 第7页 |
·与社会服务刑的区别 | 第7-9页 |
第2章 非监禁刑的理论基础 | 第9-12页 |
·非监禁刑符合人之本性 | 第9页 |
·轻缓的刑事政策的要求 | 第9-10页 |
·行刑社会化的要求 | 第10页 |
·行刑个别化的要求 | 第10-11页 |
·刑罚的谦抑性的要求 | 第11-12页 |
第3章 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12-20页 |
·监禁刑弊端的认识 | 第12页 |
·监禁刑的弊端表现 | 第12页 |
·监禁刑对犯罪人的改造 | 第12页 |
·管制在我国的执行情况 | 第12-13页 |
·缓刑在我国的执行情况 | 第13-16页 |
·我国假释制度的现状 | 第16-18页 |
·假释在我国执行表现 | 第16页 |
·假释法律规定缺陷 | 第16-18页 |
·我国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况 | 第18-19页 |
·我国剥夺政治权执行的情况 | 第19-20页 |
第4章 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一体化执行措施 | 第20-33页 |
·人民法院在一体化过程中的工作 | 第20-22页 |
·适用非监禁刑的认定 | 第20-21页 |
·非监禁刑犯罪人执行程序 | 第21-22页 |
·司法行政机构在一体化过程中的工作 | 第22页 |
·公安机关的工作 | 第22页 |
·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 | 第22页 |
·矫正基地建设 | 第22-27页 |
·一体化过程中的机构建设 | 第23页 |
·一体化过程中的人员配备 | 第23-27页 |
·一体化过程中的基层组织 | 第23页 |
·社区矫正队伍的人员组成 | 第23-25页 |
·非监禁刑社会工作人员管理 | 第25-26页 |
·社会工作有偿性 | 第26页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 | 第26页 |
·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 第26-27页 |
·非监禁刑与社区矫正一体化过程中的执行内容 | 第27-29页 |
·管理社会服刑人员 | 第27-28页 |
·社会服刑人员遵守的义务 | 第28-29页 |
·一体化过程中的资金来源 | 第29页 |
·一体化过程中的制裁与惩罚机制 | 第29-30页 |
·加强对非监禁刑社区矫正的认识 | 第30-31页 |
·加强对非监禁刑社会服刑人员的管理衔接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