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比较分析 | 第9页 |
| ·实证分析 | 第9页 |
| ·系统分析 | 第9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7页 |
| ·国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 第9-11页 |
| ·国外天然林保护情况 | 第9-10页 |
| ·国外天然林综合效益研究 | 第10-11页 |
| ·国内相关研究与进展 | 第11-15页 |
| ·关于天保工程实施概况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天保工程实施影响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关于天保工程后续情况的研究 | 第14-15页 |
| ·文献评述 | 第15-17页 |
| 2. 天保工程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2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 ·参与式林业理论 | 第20-21页 |
| ·社会林业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 3.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回顾 | 第22-37页 |
| ·天全县概况 | 第22-25页 |
| ·天全县自然地理概况 | 第22-24页 |
| ·天全县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的总体情况 | 第25-37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前概况 | 第26-27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区概况 | 第27-30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 第30-37页 |
| 4.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及相关利益者的影响分析 | 第37-49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具体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第39-49页 |
| ·天保地区各利益主体的确定 | 第39-41页 |
| ·天全县天保工程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第41-49页 |
| 5. 天全县天保工程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49-52页 |
| ·工程资金投入不足 | 第49-50页 |
| ·森林管护方面 | 第49页 |
| ·公益林建设方面 | 第49页 |
| ·职工保险方面 | 第49页 |
| ·工程管理费用 | 第49-50页 |
| ·政策性拖欠工资及其它费用 | 第50页 |
| ·职工培训费 | 第50页 |
| ·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第50页 |
| ·关于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0-52页 |
| 6. 天全县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 ·国家方面 | 第53-56页 |
|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政策 | 第53-55页 |
| ·完善人员安置政策 | 第55页 |
| ·搭建森林碳汇交易平台 | 第55-56页 |
| ·当地政府方面 | 第56-57页 |
| ·将管理落实到位 | 第56页 |
| ·招商引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 第56-57页 |
| ·林业企业、职工方面 | 第57-59页 |
| ·改变粗放经营,发展木材深加工 | 第57页 |
| ·培育新兴产业 | 第57-58页 |
|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致富林区职工 | 第58页 |
| ·向当地政府争取政策支持 | 第58-59页 |
| ·农户方面 | 第59-60页 |
| ·配合天保工程,减少木材采伐 | 第59页 |
| ·积极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