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系统的低功耗科学健身训练仪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 第15-23页 |
·血氧饱和度的定义 | 第15页 |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方法 | 第15-17页 |
·有创检测 | 第15-16页 |
·无创检测 | 第16-17页 |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 | 第17-22页 |
·血氧饱和度测量中的光学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透射式的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 | 第18-21页 |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 第21页 |
·测量部位的选择 | 第21-22页 |
·影响血氧饱和度精确测量的因素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健身训练仪系统设计 | 第23-43页 |
·健身训练仪的系统框图 | 第23页 |
·硬件结构 | 第23-24页 |
·处理器的选择 | 第24-26页 |
·ARM技术概述 | 第24-25页 |
·基于ARM核的芯片选择 | 第25-26页 |
·S3C2410处理器介绍 | 第26-28页 |
·最小系统设计 | 第28-35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时钟电路 | 第30页 |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页 |
·Nand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 | 第30-31页 |
·SDRAM存储器接口电路 | 第31-33页 |
·串行接口电路 | 第33-34页 |
·LCD电路 | 第34-35页 |
·前端模拟信号采集及处理电路 | 第35-41页 |
·光源驱动电路 | 第35-36页 |
·驱动信号时序 | 第36页 |
·光电接收电路 | 第36-37页 |
·信号分离电路 | 第37页 |
·信号滤波电路 | 第37-39页 |
·信号放大电路 | 第39-40页 |
·电压抬升电路 | 第40-41页 |
·PCB版图设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43-52页 |
·建立嵌入式Linux系统 | 第43-51页 |
·建立系统开发环境 | 第44-45页 |
·配置系统所需内核 | 第45-46页 |
·系统根文件系统 | 第46-49页 |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健身训练仪的软件设计 | 第52-58页 |
·算法设计 | 第52-54页 |
·信号平滑算法设计 | 第52-53页 |
·微分阈值法 | 第53页 |
·血氧饱和度计算公式 | 第53-54页 |
·健身训练指导专家系统的设计 | 第54-57页 |
·健身训练指导专家系统的简介 | 第54页 |
·健身训练指导专家系统功能设计 | 第54-56页 |
·健身训练指导专家系统界面设计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健身训练仪的系统调试和实验数据 | 第58-62页 |
·硬件调试 | 第58-60页 |
·软件调试 | 第60页 |
·实验数据 | 第60-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