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国内外事故心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相关研究 | 第16-23页 |
·煤矿安全与心理 | 第16-17页 |
·事故心理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事故心理的概念 | 第17页 |
·事故原因与心理因素 | 第17-18页 |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概述 | 第18-23页 |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概念 | 第18页 |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内容 | 第18-19页 |
·实施事故心理三重控制实际意义 | 第19-23页 |
3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具体实施步骤、要求及应用效果 | 第23-48页 |
·采取第一重顶端控制消除事故心理源头 | 第23-38页 |
·实行现代安全管理模式 | 第23-26页 |
·开展安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 第26-28页 |
·开展心理健康水平普查 | 第28-32页 |
·开展“事故心理的识别、预测与控制”专题培训 | 第32-34页 |
·应用人体生物节律进行事故心理预测 | 第34-37页 |
·班前会对危险因素预知、预测和预控 | 第37-38页 |
·采取第二重控制防止事故心理转化为不安全行为 | 第38-43页 |
·推行走动式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 第38-39页 |
·推行“三项制度”管理提高安全可靠程度 | 第39-42页 |
·实行事故心理家庭控制 | 第42-43页 |
·采取第三重末端控制矫正劳动安全的习惯性心理 | 第43-46页 |
·运用群体压力原理开展“修身工程” | 第43-44页 |
·建立与“三违”人员访谈制度 | 第44页 |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心理问题 | 第44-46页 |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的实施要求 | 第46页 |
·事故心理三重控制的应用效果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A 团队精神拓展训练安排表 | 第53-60页 |
附录 B 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 第60-78页 |
附录 C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第78-82页 |
附录 D 人体生物节律与本质安全预警系统 | 第82-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