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压异常论文--高血压论文

提高电子血压计个体适应性检测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概论第10-22页
   ·血压测量的生理学基础第11-16页
     ·血压产生机制第11-12页
     ·人体动脉的血压值第12-14页
     ·影响血压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第14-15页
     ·血压测量方法第15-16页
   ·无创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第16-21页
     ·柯式音法第16-18页
     ·示波法第18-19页
     ·适应性测量分析与研究任务第19-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平台的设计第22-34页
   ·血压测量总体设计方案第22-23页
   ·测量模块的设计第23-30页
     ·微控制器系统第23-25页
     ·电源电路第25页
     ·信号检测电路第25-27页
     ·充放气模块第27页
     ·PWM滤波电路第27-28页
     ·数据传送模块第28页
     ·主要元器件的选择第28-30页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第30-32页
   ·血压模块的定标第32页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示波法测量过程中的充放气控制第34-42页
   ·袖带充气过程的实现第34页
   ·袖带放气过程的分析第34-35页
   ·放气的控制原理和实现过程第35-41页
     ·单片机PWM模块原理第35-38页
     ·放气过程的控制实现第38-41页
     ·放气速率与心率的关系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特征辩识与算法研究第42-55页
   ·传统血压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第42-43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血压检测第43-54页
     ·脉搏波分析与信号处理第43-45页
     ·小波变换第45页
     ·变换尺度的确定第45-47页
     ·小波系数计算及特征辨识第47-50页
     ·尺度与心率关系第50-51页
     ·算法的单片机实现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实验样机的研制第55-61页
   ·样机的制作第55-56页
   ·样机实验分析第56-60页
     ·测量对象第56页
     ·测量方法第56-57页
     ·统计分析第57-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第61-63页
   ·讨论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论文清单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酚酸B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干预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Rho/ROCK信号通路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