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曲阜都市区绿心生态湿地系统规划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8页 |
| ·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国际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国家政策支持 | 第13-16页 |
| ·济宁地区煤炭塌陷治理的迫切性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6-28页 |
| 第2章 济宁曲阜都市区绿心建设规划研究 | 第28-41页 |
| ·济宁曲阜都市区绿心概念的提出 | 第28-30页 |
| ·绿心建设的内在需求 | 第30-32页 |
| ·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 第30-31页 |
|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 第31-32页 |
| ·整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 第32页 |
| ·绿心建设的外部因素 | 第32-37页 |
| ·区域交通改善 | 第32-33页 |
| ·旅游发展支撑 | 第33-34页 |
| ·大型项目带动 | 第34-35页 |
| ·规划共识引领 | 第35-37页 |
| ·绿心建设的重要价值 | 第37页 |
| ·体现时代精神 | 第37页 |
| ·重塑地区特色 | 第37页 |
| ·都市区湿地绿心规划目标与设计理念 | 第37-39页 |
| ·湿地绿心的规划目标 | 第38-39页 |
| ·湿地绿心的发展理念 | 第39页 |
| ·都市区湿地绿心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 第39-41页 |
| 第3章 济宁曲阜都市区湿地系统总体规划研究 | 第41-55页 |
| ·区域空间结构 | 第41-46页 |
| ·总体结构 | 第41-43页 |
| ·生态分区规划 | 第43-44页 |
| ·文化圈层规划 | 第44-46页 |
| ·湿地绿心空间模式 | 第46-47页 |
| ·湿地公园体系 | 第47-48页 |
| ·国家湿地公园 | 第47页 |
| ·乡村(郊野)湿地公园 | 第47-48页 |
| ·城市湿地公园 | 第48页 |
| ·交通系统规划 | 第48-49页 |
| ·完善轨道交通系统 | 第48-49页 |
| ·开辟水上游览线路 | 第49页 |
| ·分区综合治理 | 第49-51页 |
| ·建设项目策划 | 第51-53页 |
| ·土地利用方式 | 第51-52页 |
| ·公园功能策划 | 第52-53页 |
| ·开发建设时序 | 第53-55页 |
| ·总体开发建设时序 | 第53页 |
| ·项目开发建设时序 | 第53-55页 |
| 第4章 工程实例(以十里营湿地公园规划实践为例) | 第55-65页 |
| ·地段概况 | 第55-56页 |
| ·战略地位 | 第56页 |
| ·发展定位 | 第56-57页 |
| ·功能设置 | 第57-58页 |
| ·规划设计 | 第58-64页 |
| ·规划总图 | 第58-59页 |
| ·塌陷治理 | 第59-60页 |
| ·景观设计 | 第60-61页 |
| ·植物配置与预期鸟类 | 第61页 |
| ·水位高程设计 | 第61-63页 |
| ·农业生产活动 | 第63页 |
| ·岸线规划设计 | 第63-64页 |
| ·规划效果 | 第64-6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5-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