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关于社会公正的相关理论探讨第11-21页
 第一节 公正观的历史概述第11-18页
  一、近现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第11-14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第14-16页
  三、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思想第16-18页
 第二节 社会公正的内涵和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第18-21页
  一、社会公正的内涵第18-19页
  二、社会公正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第19-21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第21-33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本质内容第22-30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过程第22-23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内容第23-24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逻辑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公正的危害第24-27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正的基本内容第27-30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第30-33页
  一、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第31页
  二、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第31-32页
  三、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第32-33页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48页
 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社会公正状况第33-42页
  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第33-35页
  二、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公正问题第35-38页
  三、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第38-39页
  四、腐败现象严重第39-40页
  五、司法领域存在的不公正问题第40页
  六、环境问题严峻第40-42页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原因分析第42-48页
  一、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产生的一定后果第42-44页
  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以及各项制度的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不公第44-46页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46-48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思考第48-65页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途径第48-50页
  一、完善市场经济休制,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第48-49页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第49-50页
 第二节 健全和完善公正的社会制度,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第50-55页
  一、完善民主制度,推进民主进程第51-53页
  二、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53-54页
  三、加快建立初级的社会保障体系第54-55页
 第三节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第55-60页
  一、努力促进就业,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第55-57页
  二、控制高房价,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第57-58页
  三、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三农”问题第58-60页
 第四节 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舆论引导第60-62页
  一、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第60-61页
  二、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宣传社会公正思想第61-62页
 第五节 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帕杜莱的全球化理论初探
下一篇: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