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导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审前社会调查制度解析 | 第8-16页 |
第一节 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形成 | 第8-10页 |
第二节 确立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一、 实现刑罚个别化的前提 | 第10-11页 |
二、 体现刑罚教育感化功能的需要 | 第11页 |
三、 促进司法民主化的推手 | 第11-12页 |
四、 推动量刑程序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第三节 当前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2-16页 |
一、 调查主体泛化,影响调查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 第12-13页 |
二、 调查程序欠缺合理性和规范性 | 第13-14页 |
三、 调查内容并不契合程序设计目的 | 第14页 |
四、 调查报告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不明确 | 第14-15页 |
五、 对审前社会调查制度认识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美国的量刑前报告制度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法国的人格调查制度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日本、台湾、香港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审前调查制度之比较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完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路径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调查主体的完善 | 第21-25页 |
一、 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前社会调查 | 第21-22页 |
二、 调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 第22-23页 |
三、 明确调查人员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完善 | 第25-26页 |
一、 设计科学的调查内容 | 第25页 |
二、 明确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调查程序的完善 | 第26-29页 |
一、 审前社会调查应扩展至侦查起诉阶段 | 第26-27页 |
二、 设置合理规范的调查流程 | 第27-28页 |
三、 应对调查报告进行当庭质询 | 第28页 |
四、 将调查作为量刑前置程序 | 第28页 |
五、 实行调查程序监督制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一 | 第32-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