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单相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22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1页
     ·世界能源现状和环境污染问题第8页
     ·太阳能发电及其优点第8-10页
     ·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意义第10-11页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概述第11-21页
     ·有互联通信线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第11-15页
     ·无互联通信线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第15-19页
     ·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并联控制法第19-20页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未来展望第20-2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第21-22页
2 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光伏逆变器建模第22-33页
   ·光伏电池和前级 Boost 电路模型第22-24页
   ·基于单周控制的后级逆变器模型第24-31页
     ·逆变器输出 LC 低通滤波器设计第26-27页
     ·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逆变器模型仿真第27-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单相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第33-51页
   ·并联系统的环流分析第33-37页
   ·基于有功和无功电流的下垂特性控制方法第37-46页
     ·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计算方法第38-40页
     ·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第40-43页
     ·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参数确定第43-46页
   ·基于有功和无功电流的下垂特性控制仿真第46-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RT-LAB 实时仿真和实验第51-59页
   ·RT-LAB 半实物仿真平台介绍第51页
   ·RT-LAB 实时仿真实现流程第51-52页
   ·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实时仿真第52-55页
   ·实验验证第55-5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储联合微电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碳球/MnO2的水热合成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