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模拟河道受污染水体原位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41页
   ·深圳市龙岗河水体污染状况第14-15页
   ·水体污染及危害第15-19页
     ·污染水体黑臭原理第15-16页
     ·水体污染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污染水体的危害第18-19页
   ·城市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第19-41页
     ·物理法修复技术第20-22页
     ·化学法修复技术第22-23页
     ·生物法修复技术第23-33页
     ·生态法修复技术第33-3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内容、技术路线第41-45页
   ·研究背景第41页
   ·试验原理第41-42页
   ·研究内容第42-43页
     ·不同流量条件下河道自然状态运行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42页
     ·曝气充氧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42页
     ·设置阻流板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42页
     ·投加高效微生物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42-43页
     ·模拟河道耗氧程度估算第43页
     ·模拟河道自净能力估算第43页
   ·技术路线第43-45页
第三章 水体修复试验研究第45-63页
   ·试验装置、分析项目及方法第45-48页
     ·试验装置第45页
     ·试验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5-46页
     ·分析项目及方法第46页
     ·试验水质第46-48页
     ·流速(流量)对模拟河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48-50页
     ·不同流速对模拟河道 COD 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流速对模拟河道 TP 的影响第49页
     ·不同流速对模拟河道 NH_3-N、TN 的影响第49-50页
   ·曝气充氧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50-55页
     ·不同气水比充氧对模拟河道溶解氧的影响第51页
     ·不同气水比充氧对模拟河道水体 COD 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气水比充氧对模拟河道水体 TP 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气水比充氧对模拟河道水体 NH_3-N 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气水比充氧对模拟河道水体 TN 的影响第54-55页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55-57页
   ·投加高效微生物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试验研究第57-61页
     ·不同投菌量对模拟河道水体 COD 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投菌量对模拟河道水体 TP 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投菌量对模拟河道水体 NH_3-N 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投菌量对模拟河道水体 TN 的影响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河道耗氧系数 K_1测定第63-72页
   ·BOD-DO 水质数学模型参数第63页
   ·BOD 衰减速率常数 K_1第63-68页
     ·实验室测定法第63-66页
     ·野外数据实测法第66-68页
   ·K_1研究方法选择第68-71页
     ·实验方法第68页
     ·数据分析与讨论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污染物降解指数的计算第72-80页
   ·污染物降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第72-74页
     ·水环境容量的定义第72页
     ·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及降解系数第72-73页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影响因素第73-74页
   ·综合降解系数的确定方法第74页
   ·模拟河道污染物降解指数计算第74-77页
     ·水质模型第74-75页
     ·水质监测第75-76页
     ·降解指数计算第76-77页
   ·模拟河道自净能力估算第77-78页
   ·结果误差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第80-82页
   ·结论第80-81页
   ·建议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调质脱水污泥的干化和制肥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