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6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规范分析法 | 第17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学内涵 | 第19-20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合作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博弈论 | 第22-23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 | 第23-25页 |
·服务职能 | 第23页 |
·组织职能 | 第23-24页 |
·中介职能 | 第24页 |
·发展职能 | 第24-25页 |
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分类 | 第25-26页 |
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 | 第26-29页 |
·发展形式多样化 | 第26页 |
·服务功能多元化 | 第26-27页 |
·利益联结紧密化 | 第27页 |
·合作领域延伸化 | 第27-28页 |
·组织规模扩大化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 第29-35页 |
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与经验 | 第29-30页 |
·国外的主要发展模式 | 第29-30页 |
·国外的主要发展经验 | 第30页 |
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与经验 | 第30-32页 |
·国内的主要发展模式 | 第30-32页 |
·国内的主要发展经验 | 第32页 |
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的启示 | 第32-35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要适应发展需要 | 第32-33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未来在于逐步规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张家界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模式分析 | 第35-50页 |
1 发展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2 典型发展模式 | 第36-43页 |
·企业主导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 第36-39页 |
·能人牵头的"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 第39-41页 |
·政府推动的"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 第41-43页 |
3 张家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绩效分析 | 第43-50页 |
·主要实施成效 | 第43-46页 |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 第43页 |
·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 第43-44页 |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44页 |
·实现了农民稳定增收 | 第44-45页 |
·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 第45-46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50页 |
·思想观念落后 | 第46页 |
·整体层次偏低 | 第46-47页 |
·发展资金短缺 | 第47页 |
·组织运行欠规范 | 第47-48页 |
·发展后劲不足 | 第48页 |
·政府支持乏力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张家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0-57页 |
1 张家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 | 第50-52页 |
·发展基础条件 | 第50-51页 |
·理想模式选择 | 第51-52页 |
2 张家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深入宣传发动 | 第52页 |
·加强组织领导 | 第52-53页 |
·改善金融服务 | 第53页 |
·抓好规范引导 | 第53-54页 |
·增强发展能力 | 第54-55页 |
·加大政策支持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