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理论 | 第19-22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 | 第19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 第20-22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7页 |
·内部控制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 | 第27-31页 |
·内部欺诈与外部欺诈为当前主要损失类型 | 第27-28页 |
·操作风险大多集中在国有银行基层分支机构 | 第28页 |
·人员因素为主要风险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银行内部人员为操作风险事件主要涉案人员 | 第29页 |
·近几年案件发生频率总体有所降低 | 第29-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6页 |
·员工素质偏低且风险意识薄弱 | 第31页 |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2-33页 |
·系统技术不完善 | 第33-34页 |
·内控制度执行不利和内部损失数据缺失 | 第34-36页 |
4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36-40页 |
·美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 | 第36-37页 |
·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结构 | 第36页 |
·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 第36页 |
·完备的风险控制与自我评估制度 | 第36-37页 |
·操作风险计量手段先进 | 第37页 |
·英国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经验 | 第37-38页 |
·完备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 | 第37-38页 |
·完善的风险指标和损失报告程序 | 第38页 |
·独立的内部审计 | 第38页 |
·风险监控及操作风险损失分布合理 | 第38页 |
·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启示 | 第38-40页 |
·建立清晰的操作风险组织结构 | 第38-39页 |
·要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39页 |
·要保持内审的独立性和高权威性 | 第39页 |
·建立及时、准确的损失报告制度 | 第39页 |
·重视开发风险控制自我评估体系 | 第39-40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实证分析 | 第40-48页 |
·度量模型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40-42页 |
·度量模型的选取 | 第40-41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1-42页 |
·基于基本指标法的实证分析 | 第42页 |
·数据选择 | 第42页 |
·操作风险度量 | 第42页 |
·基于收入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42-43页 |
·样本选取 | 第43-44页 |
·实证分析过程 | 第44-46页 |
·操作风险度量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6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 | 第48-53页 |
·培养员工自觉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识 | 第48页 |
·加强员工自身防范意识 | 第48页 |
·提高员工的监督意识 | 第48页 |
·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48-49页 |
·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环境建设 | 第48-49页 |
·建立严格监管系统 | 第49页 |
·建立相关操作风险自我评估体系 | 第49页 |
·完善制度设计并建立清晰组织结构 | 第49-50页 |
·完善制度设计并及时更新 | 第49页 |
·健全培训与考核制度 | 第49-50页 |
·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 | 第50页 |
·升级系统功能以优化产品设计 | 第50-51页 |
·升级计算机系统功能 | 第50-51页 |
·完善关键风险指标监测体系 | 第51页 |
·开发和应用先进度量模型 | 第51页 |
·完善内控机制并建立损失数据库 | 第51-53页 |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 第51-52页 |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 第52页 |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 第52-53页 |
7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