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 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 第17-22页 |
1 能值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能量与能值的概念 | 第17页 |
·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 | 第17-18页 |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结构 | 第18-19页 |
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主要指标体系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1 湖南的自然概况 | 第22-23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地势地貌 | 第22页 |
·气候状况 | 第22-23页 |
·资源特征 | 第23页 |
2 湖南农业现状 | 第23-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6页 |
5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的步骤 | 第26-28页 |
·确定系统的边界,建立能值分析系统 | 第26页 |
·绘制能量系统图和能值图 | 第26页 |
·编制能值分析表 | 第26-27页 |
·建立能值指标体系 | 第27页 |
·系统发展评价和策略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第28-46页 |
1 确立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边界 | 第28页 |
2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图的绘制 | 第28页 |
3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表的制定 | 第28-33页 |
4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和动态分析 | 第33-36页 |
5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结构和动态分析 | 第36-38页 |
6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能值指标研究 | 第38-46页 |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能值指标汇总表 | 第38-40页 |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 第40-46页 |
第五章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影响因子分析 | 第46-55页 |
1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6-47页 |
·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指标 | 第46页 |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多重共线性诊断 | 第46-47页 |
2 湖南农业能值产出影响因子分析 | 第47-55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初始变量的相关性检查 | 第49-51页 |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51页 |
·变量的共同度 | 第51页 |
·方差解释表 | 第51-52页 |
·特征碎石图 | 第52-53页 |
·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第53页 |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第53-54页 |
·综合得分分析 | 第54-55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策略 | 第55-59页 |
1 湖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 第55-56页 |
·历史纵向分析 | 第55页 |
·区域横向分析 | 第55-56页 |
2 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 第56-58页 |
·优化能值投入搭配,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 第56页 |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第56-57页 |
·控制人口规模,加大人均能值产量 | 第57页 |
·合理利用辅助能,提高净能值产出率 | 第57页 |
·降低环境负载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第57-58页 |
3 创新与不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