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试验研究与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11-14页 |
·叠合结构在国外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11-13页 |
·叠合结构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13-14页 |
·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研究近况 | 第14-16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体系 | 第16-18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简介 | 第16-17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优势 | 第17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工艺 | 第17-18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体系研究成果简介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试验研究 | 第21-33页 |
·试验概况 | 第21页 |
·试验量测内容及试验目的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25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试件的制作 | 第22-23页 |
·连续叠合板试件的构造 | 第23-25页 |
·试件材性试验 | 第25-27页 |
·混凝土试件材性试验 | 第25-26页 |
·钢筋材性试验 | 第26-27页 |
·试验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 第27-30页 |
·试验测点布置 | 第27-29页 |
·试验加载方案 | 第29-30页 |
·试验对象的检查 | 第30页 |
·数据测定 | 第30-31页 |
·挠度读数 | 第30-31页 |
·应变读数 | 第31页 |
·支座反力读数 | 第31页 |
·裂缝观测 | 第31页 |
·试验过程简述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试验现象 | 第33-38页 |
·LXB-1试验现象 | 第33-34页 |
·LXB-2试验现象 | 第34-36页 |
·LXB-3试验现象 | 第36-37页 |
·三块连续叠合板试验现象总结 | 第37-38页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38-39页 |
·荷载-弯矩曲线 | 第39-40页 |
·荷载-应变曲线 | 第40-45页 |
·预应力钢筋荷载-应变曲线 | 第40-41页 |
·负弯矩钢筋荷载-应变曲线 | 第41-43页 |
·负弯矩钢筋的应变分布 | 第43-44页 |
·混凝土应变分布曲线 | 第44-45页 |
·裂缝展开图 | 第45-46页 |
·本试验的实测开裂荷载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理论分析 | 第48-63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受力特点 | 第48页 |
·承载力分析 | 第48-50页 |
·刚度与挠度分析 | 第50-52页 |
·刚度分析 | 第50-51页 |
·挠度分析 | 第51-52页 |
·跨中开裂荷载理论计算 | 第52-57页 |
·预制底板截面几何特征 | 第52-53页 |
·预应力钢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 第53-54页 |
·由预加力产生的预制带肋底板下边缘的法向压力 | 第54页 |
·跨中截面几何特征 | 第54-55页 |
·跨中开裂弯矩的确定 | 第55-56页 |
·按弹性理论分析的跨中开裂荷载的确定 | 第56页 |
·跨中理论开裂荷载与试验开裂荷载的对比 | 第56-57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内力重分布分析 | 第57-60页 |
·结构内力重分布概述 | 第57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内力重分布规律 | 第57-58页 |
·正常使用荷载 | 第58页 |
·特征状态跨内截面最大挠度值 | 第58-59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抗裂性能 | 第59-60页 |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设计建议 | 第60页 |
·叠合面抗剪分析 | 第60-61页 |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PK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有限元分析 | 第63-73页 |
·概述 | 第63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的原理 | 第63-69页 |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63-68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元类型 | 第68-69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第69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69-72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69-70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