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选题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8页
     ·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第14-15页
     ·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第17-18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框架第18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现行统计制度在低碳经济统计评价方面的不足第20-25页
   ·能源统计领域的不足第20-21页
   ·环境统计领域的不足第21-22页
   ·森林统计领域的不足第22-23页
   ·居民生活统计领域的不足第23-25页
第3章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5-34页
   ·现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介第25-26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6-30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26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6-27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27-30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第30-33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阈值的确定第33-34页
第4章 低碳经济统计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第34-40页
   ·低碳经济统计评价的思路第34页
   ·赋权理论第34-37页
     ·主观赋权法第34-35页
     ·客观赋权法第35-37页
   ·低碳经济的统计评价方法第37-4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第37页
     ·低碳经济统计评价方法的选取第37-40页
第5章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第40-54页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0-41页
     ·数据来源第40页
     ·数据处理第40-41页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第41-46页
     ·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第41-43页
     ·低碳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第43-46页
   ·省际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第46-50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6-48页
     ·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比较第48-50页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政策建议第50-54页
     ·各方面协调,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第50-52页
     ·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生态文明中商品的生态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