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水景设计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富力城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课题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2、水景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功能作用 | 第16-24页 |
| ·水体的基本特征 | 第16-18页 |
| ·水的可塑性 | 第16页 |
| ·影响水形态变化的自然因素 | 第16-18页 |
| ·水体景观的功能 | 第18-24页 |
| ·增益周围景观的作用 | 第18-21页 |
| ·改善环境 | 第21页 |
| ·人们的活动和娱乐的场所 | 第21-24页 |
| 3、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原则和手法 | 第24-32页 |
| ·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 ·人文原则 | 第24页 |
| ·因地制宜的原则 | 第24页 |
| ·以少胜多 节约的原则 | 第24-25页 |
| ·轴线原则 | 第25页 |
| ·设计手法 | 第25-32页 |
| ·衬托手法 | 第25-26页 |
| ·对比手法 | 第26-27页 |
| ·借声手法 | 第27-28页 |
| ·点色手法 | 第28页 |
| ·光影手法 | 第28-29页 |
| ·贯通手法 | 第29页 |
| ·藏引手法 | 第29-32页 |
| 4. 现代城市住宅居住小区水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 第32-48页 |
| ·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水景布局方式 | 第32-35页 |
| ·核心式布局 | 第32-33页 |
| ·线性布局 | 第33页 |
| ·环绕式布局 | 第33页 |
| ·组团式布局 | 第33-34页 |
| ·富力城住宅小区水景布局选择 | 第34-35页 |
| ·水体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35-37页 |
|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品质 | 第35页 |
| ·运用多种水体景观创造出亲水人文环境 | 第35-36页 |
| ·北方缺水地区水景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 ·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要素设计 | 第37-48页 |
| ·人工湖的规划与设计 | 第37-39页 |
| ·叠水的设计 | 第39-40页 |
| ·喷水景观的设计 | 第40-41页 |
| ·富有特色的水池设计 | 第41-42页 |
| ·景观石的设计 | 第42-43页 |
| ·水景雕塑 | 第43-45页 |
| ·景观桥的设计 | 第45-46页 |
| ·配置水景植物 | 第46-48页 |
| 5、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水体处理(以富力城为例) | 第48-64页 |
| ·水体处理原则 | 第48-49页 |
| ·方案的总体设计原则 | 第48页 |
| ·设计思路 | 第48-49页 |
| ·水体净化流程 | 第49-50页 |
| ·水质设计参数 | 第50-51页 |
| ·净化设施设计说明 | 第51-58页 |
| ·湖体循环设计 | 第51-53页 |
| ·速分净化床设计 | 第53-54页 |
| ·推流复氧及生物栅设计 | 第54页 |
| ·生态护岸、生态湖床设计 | 第54-55页 |
| (1)湖体的生态防渗 | 第55页 |
| (2)湖体水深设计 | 第55页 |
| ·水生生态系统设计 | 第55-58页 |
| ·补充水源利用及控制 | 第58-64页 |
| ·补充水源 | 第58-59页 |
| ·设备选型 | 第59页 |
| ·补充水的集中处理 | 第59-61页 |
| ·运行费用说明 | 第61-64页 |
| 结语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参考资料 | 第68-70页 |
| 图表目录 | 第70-72页 |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