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含蜡原油清防蜡剂作用效果评价及配方调整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石蜡概述 | 第10-12页 |
·石蜡定义与化学结构 | 第10-11页 |
·蜡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原油中石蜡组分对石油开采、集输的影响 | 第12页 |
·清防蜡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7页 |
·国内外清蜡剂发展技术现状 | 第12-16页 |
·清防蜡剂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长庆油田清防蜡实施技术现状 | 第16-17页 |
·影响清防蜡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17-19页 |
·酸值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17-18页 |
·含水率和机械杂质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18页 |
·含盐量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18-19页 |
·清蜡剂配方的筛选原则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原油基本物性分析 | 第22-41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3-24页 |
·密度测定 | 第24页 |
·酸值测定 | 第24页 |
·流变性测定 | 第24-26页 |
·原油族组成测定 | 第26-28页 |
·原油非油性组分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密度及酸值测定 | 第29-30页 |
·原油流变性分析 | 第30-33页 |
·原油族组成分析 | 第33-37页 |
·原油非油性组分分析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两种方法测定原油析蜡点的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两种不同方法测定原油含蜡量的对比分析 | 第40页 |
·非油性组分影响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长庆原油清防蜡剂基础配方研究 | 第41-60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6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41-43页 |
·油基清蜡剂的复配 | 第43-44页 |
·乳液型清蜡剂的复配 | 第44-46页 |
·“倒杯法”测定防蜡剂单剂的防蜡率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油基清蜡剂的筛选 | 第46-48页 |
·乳液型清蜡剂的筛选 | 第48-55页 |
·清蜡剂基础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 第55-56页 |
·防蜡剂处理剂的筛选 | 第56-58页 |
·防蜡剂基础配方及其基本配制方法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长庆原油清防蜡剂作用效果评价 | 第60-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60-61页 |
·清蜡剂作用效果评价 | 第61-62页 |
·防蜡剂作用效果评价 | 第62-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7页 |
·静态溶蜡法测定溶蜡速率 | 第64页 |
·动态溶蜡法测定溶蜡速率 | 第64-65页 |
·清蜡剂降粘效果 | 第65-66页 |
·模拟油防蜡剂作用效果评价方法 | 第66页 |
·“倒杯法”测定防蜡剂防蜡率 | 第66页 |
·防蜡剂降凝作用效果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长庆原油加剂前后管流摩阻计算 | 第69-75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69页 |
·15℃下原油流变曲线测定 | 第69-70页 |
·4#原油加剂前后管流摩阻系数计算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4页 |
·原油流变曲线分析 | 第70页 |
·1#,4#拟合前后原油流变曲线分析 | 第70-72页 |
·4#原油加剂前后油泵摩阻计算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建议 | 第75-76页 |
总结 | 第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
获奖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