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00 Linac运动单元位置与速度反馈控制的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 ·医用加速器 | 第10-13页 |
|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第16-30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系统概述 | 第17-26页 |
| ·交流伺服电机简介 | 第17-19页 |
| ·关键芯片介绍 | 第19-26页 |
| ·运动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48页 |
| ·硬件设计概述 | 第30-36页 |
| ·原理图设计系统的特点 | 第30-32页 |
| ·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 第32-33页 |
|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特点 | 第33-34页 |
|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步骤 | 第34-36页 |
|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模块划分 | 第36-37页 |
| ·模块化电路设计的概念 | 第36-37页 |
| ·模块化电路设计的优点 | 第37页 |
|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模块划分 | 第37页 |
| ·CPU模块 | 第37-40页 |
| ·DSP电路 | 第37-39页 |
| ·电源转换及时钟电路 | 第39页 |
| ·JTAG仿真接口电路 | 第39-40页 |
| ·逻辑控制模块 | 第40-42页 |
| ·CPLD连接电路 | 第40-41页 |
| ·CAN总线电路 | 第41页 |
| ·CPLD的JTAG电路 | 第41-42页 |
| ·底板接口模块 | 第42页 |
| ·存储单元扩展模块 | 第42-43页 |
| ·电平转换模块 | 第43-44页 |
| ·电机抱闸控制模块 | 第44页 |
| ·外围电路 | 第44-45页 |
| ·复位电路 | 第44-45页 |
| ·滤波电路 | 第45页 |
| ·控制板实物图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8-68页 |
| ·CCS 3.3简介 | 第48-54页 |
| ·CCS 3.3的特性和组成 | 第48-50页 |
| ·CCS 3.3代码生成工具 | 第50-52页 |
| ·CCS 3.3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第52-54页 |
| ·关键工程文件的编写 | 第54-59页 |
| ·头文件的编写 | 第55-56页 |
| ·中断向量定义文件的编写 | 第56-57页 |
| ·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 | 第57-59页 |
| ·系统初始化设计 | 第59页 |
| ·通用I/O端口控制 | 第59-60页 |
| ·中断系统设计 | 第60页 |
| ·产生PWM信号 | 第60-61页 |
| ·CAN模块配置 | 第61-62页 |
| ·CPLD模块设计 | 第62-65页 |
| ·CPLD开发设计流程 | 第62-63页 |
| ·VHDL语言简介 | 第63-64页 |
| ·主要功能介绍 | 第64-65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系统调试 | 第68-74页 |
| ·硬件调试 | 第68-70页 |
| ·第一阶段 | 第68-69页 |
| ·第二阶段 | 第69-70页 |
| ·软件的调试 | 第70-72页 |
| ·软件测试概述 | 第70-71页 |
| ·测试环境 | 第71-72页 |
| ·系统联调 | 第72页 |
| ·性能测试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76页 |
| ·讨论 | 第74页 |
|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