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DH群体主要性状变异及配合力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英文縮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1页
   ·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12-14页
     ·我国玉米育种工作的发展历程第12页
     ·我国玉米育种现状第12-13页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第13-14页
   ·我国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获得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手段第14-15页
     ·单倍体加倍的主要手段第15-16页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选育自交系上的应用第16-17页
   ·所得自交系的分离状况及应用价值研究第17-19页
     ·玉米自交系的分离状况研究概况第17页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应用价值研究概况第17-19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9-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3页
     ·大田试验设计第21页
     ·田间性状调查及室内考种项目第21页
     ·SSR分子标记第21-22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2-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38页
   ·DH系群体主要性状分离分析第23-25页
     ·DH系群体各性状的次数分布第23-25页
     ·性状的方差分析与变异分布第25页
   ·杂交组合方差分析和DH系群体各性状配合力分析第25-33页
     ·杂交组合各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析第25-26页
     ·DH系群体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第26-33页
   ·181个DH系群体与亲本的GCA效应值比较第33-35页
   ·性状GCA效应值间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逐步回归建立单穗粒重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第36-37页
     ·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第36-37页
     ·玉米主要性状与单穗籽粒产量之间的通径分析第37页
   ·DH系各性状表型值与GCA效应值间的相关分析第37-38页
第四章 讨论第38-42页
   ·DH系群体性状分离情况评价第38页
   ·新选DH系的育种潜力评价第38-39页
   ·DH系群体各性状的相关性评价第39-40页
   ·DH系选育策略的探讨第40-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4页
   ·DH系群体主要性状分离分析第42页
   ·杂交组合方差分析和DH系群体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第42页
   ·181个DH系群体与亲本的GCA效应值比较分析第42-43页
   ·DH系各性状GCA效应值间的多元分析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第48-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无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以新疆四川农业自愿减排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