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金属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12-13页 |
·脱合金法 | 第12页 |
·粉体烧结法 | 第12页 |
·斜入射沉积法 | 第12-13页 |
·胶晶模板法 | 第13页 |
·脱合金化法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15页 |
·脱合金化法的历史 | 第13页 |
·脱合金化法的研究手段 | 第13-14页 |
·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原理 | 第14-15页 |
·纳米多孔金属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 第15-17页 |
·纳米多孔金属的表征 | 第15页 |
·纳米多孔金属结构的裁剪与功能的设计 | 第15-16页 |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潜在应用 | 第16-17页 |
·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新发展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 | 第19-24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9-22页 |
·单辊急冷制带设备 | 第20页 |
·电化学工作站 | 第20-22页 |
·合金熔炼 | 第22页 |
·电化学测量 | 第22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电催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Al_(75)Pt_(15)Au_(10)三元合金的去合金化机理及纳米多孔Pt_(60)Au_(40)合金的催化活性 | 第24-38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初始合金的相分析,电化学性质和微观形貌 | 第25-28页 |
·第一步电化学去合金化后相组成,电化学性质和微观形貌 | 第28-29页 |
·第二步去合金化合金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分析 | 第29-33页 |
·三元合金去合金化机制论述 | 第33-35页 |
·PtAu双金属的催化活性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元素掺杂对Al_2Au合金的去合金化及纳米多孔金形成的影响 | 第38-52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纯的Al_2Au的去合金化机制和多孔结构形成 | 第39-41页 |
·掺杂的Al_2Au(M)合金的电化学性质和去合金化行为 | 第41-43页 |
·掺杂元素对多孔金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3-48页 |
·掺杂元素对Au去合金化过程中表面扩散速率和激活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