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前列腺素E1对兔易损斑块内出血和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前言第18-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实验动物第24页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24-2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家兔AS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家兔AS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7页
     ·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第27页
     ·药物剂量第27-28页
   ·称量体重及血脂检查第28页
   ·病理学检查第28-30页
     ·标本留取及制片第28-29页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第29页
     ·病理学观察第29-30页
   ·易损指数的测量第30-31页
     ·油红O染色第30页
     ·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第30页
     ·RAM-11染色第30页
     ·α-actin染色第30-31页
     ·易损指数的计算第31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31-32页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第32-35页
     ·总RNA的提取第32-33页
     ·逆转录过程第3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33-34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定量分析第34-35页
   ·统计分析第35-36页
2 结果第36-40页
   ·实验动物情况第36页
   ·各组家兔体重变第36页
   ·各组家兔血脂水平变化第36页
   ·病理学观察第36-37页
   ·易损指数第37-38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38页
   ·抗体阳性染色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RT-PCR第39-40页
3 讨论第40-48页
   ·斑块内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新生血管与CD31第41-42页
   ·斑块内出血与易损斑块的关系第42-44页
   ·新生血管与斑块内出血的关系第44-45页
   ·PGE1抑制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第45-46页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第46-48页
     ·创新性第46-47页
     ·局限性第47-48页
4 结论第48-49页
附图第49-54页
附表第54-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下一篇:针对性信息支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BNP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