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导言 | 第12-17页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2 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1章 区域性中心港的基本因素分析 | 第17-24页 |
·区域中心港概念 | 第17-18页 |
·港口 | 第17页 |
·港口分类 | 第17-18页 |
·区域中心港 | 第18页 |
·沿海主要港口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18-21页 |
·成为区域性中心港的一般支撑因素 | 第21-24页 |
第2章 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与周边港口的对比分析 | 第24-49页 |
·比较原则 | 第24-25页 |
·基于区域性中心港因素的比较方法构建 | 第25-35页 |
·比较方法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指标体系构成与说明 | 第27-35页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内主要港口对比分析 | 第35-40页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范围内主要港口对比分析 | 第40-46页 |
·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内主要港口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与其他区域几个主要港口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第3章 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 SWOT 分析 | 第49-59页 |
·发展优势(STRENGTH) | 第49-52页 |
·区域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 第49页 |
·建港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大港 | 第49-50页 |
·规划布局机动,建港技术先进 | 第50页 |
·腹地面积宽广,支撑优势明显 | 第50-51页 |
·生产要素齐全,产业前景广阔 | 第51-52页 |
·发展劣势(WEAKNESS)分析 | 第52-53页 |
·总体实力较弱 | 第52页 |
·基础设施滞后 | 第52页 |
·运输体系落后 | 第52-53页 |
·历史投入不足 | 第53页 |
·管理有待提升 | 第53页 |
·发展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第53-55页 |
·处于全球经济热点区域 | 第54页 |
·国家战略实施高度重视 | 第54页 |
·地方政府给予高度支持 | 第54-55页 |
·潜在威胁(THREAT)分析 | 第55-56页 |
·沿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 第55-56页 |
·区域港口缺乏分工协作 | 第56页 |
·外界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 第56页 |
·基于 SWOT 分析的港口发展战略选择 | 第56-59页 |
·SO 组合——增长性战略 | 第56-57页 |
·WO 组合——扭转性战略 | 第57页 |
·ST 组合——多元化战略 | 第57页 |
·WT 组合——预防性战略 | 第57-59页 |
第4章 黄河三角洲区域性中心港的发展对策 | 第59-76页 |
·战略定位 | 第59页 |
·发展原则 | 第59-60页 |
·发展阶段与目标 | 第60-61页 |
·高标准修订完善规划 | 第61-62页 |
·以开放视野谋划总体布局 | 第61页 |
·坚持统筹原则合理定位规划要素 | 第61-62页 |
·统分结合完善各项专项规划 | 第62页 |
·突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第62-65页 |
·科学推动防波堤建设 | 第62-63页 |
·合理布局港口作业区 | 第63页 |
·加快防潮堤建设 | 第63-64页 |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设备与技术 | 第64页 |
·建设保税港区 | 第64-65页 |
·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 第65-67页 |
·明确发展目标 | 第65页 |
·创新国有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模式 | 第65页 |
·重点推进六大板块建设 | 第65-66页 |
·快速壮大四大产业 | 第66-67页 |
·深入拓展经济腹地 | 第67-68页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67页 |
·丰富拓展港口功能 | 第67-68页 |
·积极开辟航线航班 | 第68页 |
·完善提升集疏运体系 | 第68-69页 |
·开辟公路建设新通道 | 第68-69页 |
·建设疏港铁路 | 第69页 |
·完善疏港管廊带建设 | 第69页 |
·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 | 第69-71页 |
·健全政府先导性资金投入机制 | 第69-70页 |
·推行港口租赁经营模式 | 第70页 |
·创新融资方式 | 第70页 |
·创新合作建设模式 | 第70-71页 |
·深化改革港区管理体系 | 第71-72页 |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 第71页 |
·成立东营港务集团管理公司 | 第71页 |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第71-72页 |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 第72页 |
·实现黄河三角洲港口良性互动 | 第72-74页 |
·制定黄河三角洲港口发展总体战略规划 | 第73页 |
·建立黄河三角洲港口互动发展的协商机制和利益调整机制 | 第73页 |
·推进软硬环境一体化进程 | 第73页 |
·探索创新管理运营机制 | 第73-74页 |
·建立健全扶持政策 | 第74-76页 |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 第74页 |
·扶持港口航线开辟 | 第74页 |
·激励现代物流业发展 | 第74-75页 |
·赋予港口重点项目优惠的缴费、土地政策 | 第75页 |
·加强港航人才队伍建设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注释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