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 ·壳聚糖 | 第11-18页 |
| ·壳聚糖的研究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壳聚糖改性 | 第12-14页 |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14-18页 |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第18-23页 |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 ·细菌耐药性 | 第19页 |
| ·青霉素类 | 第19-20页 |
| ·头孢菌素类 | 第20-22页 |
| ·其他β-内酰胺类 | 第22-23页 |
| ·药物缓控释体系研究 | 第23-25页 |
| ·多肽、蛋白质类 | 第23-24页 |
| ·解热镇痛药 | 第24页 |
| ·中药 | 第24页 |
| ·抗菌药 | 第24-25页 |
| ·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5-27页 |
| ·乳化交联法 | 第25-26页 |
| ·溶剂蒸发法 | 第26页 |
| ·凝聚法 | 第26-27页 |
| ·喷雾干燥法 | 第27页 |
| ·离子凝胶法 | 第27页 |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简介 | 第27-29页 |
| ·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三种实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第28-29页 |
| ·CCD效应面法在国内外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2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第31-41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 ·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34页 |
| ·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 | 第34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标准曲线 | 第35-37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 | 第41-59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设计与操作 | 第42-43页 |
| ·模型拟合 | 第43-46页 |
| ·效应曲面的绘制与分析 | 第46-53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1、X_2 | 第46-47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1、X_3 | 第47-48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1、X_4 | 第48-49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2、X_3 | 第49-51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2、X_4 | 第51-52页 |
| ·因变量与因素X_3、X_4 | 第52-53页 |
| ·最优工艺的预测及验证 | 第53页 |
| ·微球的表征 | 第53-57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页 |
| ·X衍射图谱分析 | 第54-55页 |
| ·微球的粒度测量与分析 | 第55-56页 |
| ·微球的形貌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59-66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9-60页 |
| ·释放介质的配制 | 第60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0页 |
| ·微球体外释放方法 | 第60-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 ·标准曲线 | 第61-62页 |
| ·微球体外释放性能 | 第62-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