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Web服务动态QoS管理模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项目背景第8页
     ·理论背景第8-9页
     ·研究动机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3页
     ·QoS分类研究第9-10页
     ·QoS管理模型第10-11页
     ·QoS应用方式第11-13页
     ·已有研究的分析第13页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第13-16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主要工作第15-16页
   ·本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Web服务QoS相关技术第17-24页
   ·Web服务第17-19页
     ·Web服务概述第17-18页
     ·Web服务基本协议第18-19页
   ·Web服务QoS第19-23页
     ·QoS定义第19-20页
     ·QoS获取方式第20-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Web服务动态QoS描述方式第24-35页
   ·概述第24页
   ·QoS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QoS获取方式第24-25页
     ·QoS问题细分第25-27页
   ·动态QoS描述方式第27-30页
     ·服务商QoS第27-29页
     ·运行态QoS第29-30页
     ·用户反馈QoS第30页
   ·服务描述语言的不足第30-31页
   ·DQ-WSDL描述语言第31-34页
     ·DQ-WSDL结构第31-32页
     ·DQ-WSDL描述实例第32-33页
     ·DQ-WSDL可用性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动态QoS管理模型第35-47页
   ·概述第35页
   ·模型整体描述第35-38页
     ·模型整体结构第35-36页
     ·模型整体时序第36-38页
   ·物理层第38-39页
     ·物理层结构第38页
     ·物理层关键技术分析第38-39页
   ·量化层第39-43页
     ·量化层结构第39-40页
     ·量化层关键技术分析第40-43页
   ·用户层第43-45页
     ·用户层结构第43页
     ·用户层关键技术分析第43-45页
   ·适用性分析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仿真环境第47-48页
   ·仿真结果第48-54页
     ·动态QoS对比第48-50页
     ·支持环境约束动态QoS对比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55-56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协议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高性能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